本报讯:“突—突—突”……油钻不时掀起阵阵尘土,一眨眼功夫,一个直径5厘米左右、深100厘米的小洞就出现在记者眼前。昨日下午,在惠阳区平潭镇,市、县、镇农业专家走进田头,现场指导农户科学抗旱。
今年,平潭镇村民黄耀奎承包了80亩土地种植蔬菜,没想到迎头就遇上持续干旱[GanHan]。“按照往年,现在西葫芦[HuLu]应该大批上市了,可眼下缺水,不要说收西葫芦[HuLu],就连苗都干得差不多了。”看着满地发黄的西葫芦[HuLu]苗,黄耀奎一筹莫展。
“现在虽然干旱[GanHan],不适合辣椒、西葫芦[HuLu]等农作物生长,但二三十厘米以下还是有水分,淮山的根扎得比较深,可以套种、改种淮山。”摸着油钻带出的湿润的泥土,市农科所副所长江新晓现场指导村民如何科学抗旱。
市农业局统计数据表明,截至4月25日,全市春播农作物受旱面积[MianJi]42.26万亩[WanMu],成灾面积[MianJi]7.88万亩[WanMu],其中早稻受灾面积[MianJi]8.5万亩[WanMu],因旱无法栽插水稻需改种面积[MianJi]2.34万亩[WanMu]。
为有效应对持续干旱[GanHan],切实做好春耕春种服务工作,我市近期派出5个抗旱保春耕专家指导组,分赴各县(区),深入一线、进村入户,开展技术培训和分类指导,结合当前旱情、季节和各地春种(插)作物生长情况,大力推广地膜覆盖、节水栽培、补种改种等新技术,努力降低干旱[GanHan]对农业造成的损失,力争早造粮食生产按计划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