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QuNian]种了2亩芹菜[QinCai],一亩地卖了上万元;今年[JinNian]种了3亩芹菜[QinCai],一亩地还卖不到1000元。
对于河南[HeNan]中牟大部分菜农来说,今年[JinNian]蔬菜[ShuCai]价格[JiaGe]再次遭遇“暴涨”之后的“暴跌”怪圈。菜农种菜不赚钱,与此同时,市民并没有买到便宜菜,这似乎又是一个怪圈。
菜农发愁
去年[QuNian]一亩芹菜[QinCai]卖了上万 今年[JinNian]不到千元
这些天,中牟县大孟镇李南溪村的村民们,焦虑的心情暂时有所缓解。
因为陆续有来自郑州、汝州等河南[HeNan]各地的企事业单位和商家,来这里购买滞销的芹菜[QinCai]了。
4月22日下午,看着从自家地里割下来的芹菜[QinCai]一捆捆上秤后装到河南[HeNan]世纪联华超市的厢货车里,中牟县大孟镇李南溪村菜农李小福,眉头稍稍有所舒缓。
“总算没烂到地里,前几天地里的芹菜[QinCai]卖不出去,可着急了。”40多岁的李小福告诉河南[HeNan]商报记者,去年[QuNian],他种了2亩芹菜[QinCai],当时地头收购价五六毛一斤,品相好的能卖到八九毛。“去年[QuNian]赚了,我种的2亩地芹菜[QinCai],卖了一两万元。”李小福说。
然而今年[JinNian]种芹菜[QinCai]却遭遇市场当头“棒喝”。李小福说他今年[JinNian]种了3亩芹菜[QinCai],然而卖价不足去年[QuNian]的1/10,收成甚至连本钱都不够。
大孟镇农技站站长田超众这些天一直在大孟镇各个芹菜[QinCai]收购现场联络商家,他说,今年[JinNian]仅大孟镇就种植芹菜[QinCai]1100亩,而去年[QuNian]全镇共种植500亩,种植面积比去年[QuNian]翻了一番。
“4月中旬经过媒体披露后,来自省内外各方力量都来买芹菜[QinCai],短短几天时间,卖出去了一大半,现在还有三四百亩待销。”田超众说。
市民感受
农民说菜卖不出去 市民感觉市场上的菜并不便宜
4月22日,世纪联华超市到中牟大孟镇购买了6000斤爱心芹菜[QinCai],拉回郑州,分给了郑州各个门店。
“每个门店分千把斤,两天就卖完了,要是早知道这里芹菜[QinCai]卖不出去,我们早就来了。”世纪联华超市营销策划部副经理郭志华告诉河南[HeNan]商报记者,直接到田间地头采购蔬菜[ShuCai],进价是一毛一斤,加上运输费用、损耗等,每斤卖0.15元基本够本,可谓零利润销售。
昨天,记者走访郑州市部分超市发现,有了这些滞销蔬菜[ShuCai]品种加盟,多家大型连锁超市的一元区蔬菜[ShuCai]品种有所增加,不少消费者纷纷抢购。
然而,在超市购物的郑州市民张女士并不认为目前的菜便宜。“除了两三个品种价格[JiaGe]稍低,大部分蔬菜[ShuCai]还很贵。”张女士说,在农贸市场,长豆角3元多一斤、西红柿2.5元左右一斤,目前正大量上市的蒜薹价格[JiaGe]也不低。
对于市民的疑问,业内人士认为,目前蔬菜[ShuCai]供应要经过3道环节,致使蔬菜[ShuCai]价格[JiaGe]高的上涨10多倍。
追本溯源
4种原因导致“菜贱伤农” “供过于求”说
今年[JinNian]中牟芹菜[QinCai]种植面积比去年[QuNian]增加了至少20%,种植面积的大量增加,是导致芹菜[QinCai]价跌的直接原因。另外,芹菜[QinCai]的集中上市也是目前卖不上价的一个重要原因。
河南[HeNan]省商务厅市场运行体系建设处副处长刘成庄分析,近段时间河南[HeNan]天气晴好,有利于蔬菜[ShuCai]生长,大量的时令蔬菜[ShuCai]上市,而目前并非消费旺季,造成蔬菜[ShuCai]供过于求。
“流通障碍”说
山东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蔺栋华分析认为,菜价下跌大部分会由菜农最终承受,而菜价上涨则由消费者埋单。流通环节过多,价格[JiaGe]必然翻番。
“游资撤离”说
受去年[QuNian]韩国泡菜危机影响,不少游资认为今年[JinNian]白菜价格[JiaGe]还会上涨,便在去年[QuNian]囤积了大量白菜。在济南最大的蔬菜[ShuCai]批发市场,大量的库存白菜正在以2分钱一斤的价格[JiaGe]抛售,有些甚至白白送给附近的人去喂猪。
刘成庄也认同这种观点,今年[JinNian]全国性个别蔬菜[ShuCai]品种滞销,很大程度上与此有关,但这样的因素大多发生在白菜、包菜等可以储藏的品种中,类似芹菜[QinCai]等,不具备囤藏的条件。
“生产错季”说
有专家分析说,今年[JinNian]南方气温偏低,推迟了季节菜的正常上市时间,而北方天气正常菜也正常供应,南方北方的时间差被打乱,两地蔬菜[ShuCai]集中上市,价格[JiaGe]也就下来了。
政府行动
商务部门组织商家集体采购
除了中牟芹菜[QinCai]滞销,近段时间以来,郑州市惠济区的莴笋及周口市淮阳县的包菜,价格[JiaGe]低至每斤几分钱也少有人问津。
国内部分地区也出现了少数蔬菜[ShuCai]品种“卖难”现象,如山东的卷心菜低至8分钱一斤,菜农绝望自杀;北京油菜5分钱一斤,菜农田间铲菜;陕西的花菜卖不出去,河北的菠菜烂在地里。
对于这种“卖难”现象,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4月23日表示,商务部已紧急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商务部门与农业等部门密切协作,缓解蔬菜[ShuCai]“卖难”。
一是加强商农合作,促进产销衔接;二是细分上海、山东、河南[HeNan]等地产销信息,加强信息加工、发布工作;三是支持菜农投保,建立救助机制,防止“菜贱伤农”。姚坚说,商务部已派出工作组,赴出现蔬菜[ShuCai]“卖难”地区,帮助指导开展工作。
事实上,在商务部下发通知之前,郑州市政府快速出台了十大措施帮菜农卖菜,规定对芹菜[QinCai]实施保护价,产地售价每斤不低于一毛钱。
郑州市商务局则与丹尼斯、世纪联华、家乐福、大商超市、华润万家等在河南[HeNan]布局的大型连锁超市以及蔬菜[ShuCai]批发市场、餐饮企业等16家单位签订“中牟芹菜[QinCai]购销意向书”,各大超市纷纷表示,4月22日~5月21日期间,以不低于市场保护价进行蔬菜[ShuCai]收购。
补充建议
农超加强对接,实行订单农业 市内增设蔬菜[ShuCai]专卖店
个别地方出现的蔬菜[ShuCai]滞销情况,其实每年都会出现,“菜贵伤民、菜贱伤农”,这个怪圈历年来在中国多次上演,似乎猪肉、蔬菜[ShuCai]等农副产品更容易进入“暴涨――暴跌――再暴涨”的价格[JiaGe]怪圈。
芹菜[QinCai]、莴笋暂时被”解救“了,如果再出现下一个,又该如何?
近几年菜贱伤农的情况屡屡发生。分析表明,从目前赔钱的部分品种来看,基本都属于供大于求的:看到什么挣钱,农民就一窝蜂地种植什么,什么赔钱就干脆不种,到来年就出现“产量过剩”。
中国农科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李辉尚称,避免这种情况出现的最关键因素就是信息引导,加强农民和市场的信息对称,增强农民获得市场价格[JiaGe]信息的渠道。
刘成庄告诉河南[HeNan]商报记者,要想走出“暴涨――暴跌”的价格[JiaGe]怪圈,必须改变目前的生产方式,从个体种植向产业化种植改变,如建立农村合作组织,实行订单农业,菜农根据商家订单种植蔬菜[ShuCai],实施农超对接,减少中间环节。
而菜贱伤农、市民买菜并不便宜这种怪圈又该如何破解?刘成庄建议政府应该加大蔬菜[ShuCai]专卖店这一直销平台的投资力度,从而改善目前菜农不赚钱、市民买菜贵的两难局面。当前之所以“最后一公里”环节繁多,主要是市区蔬菜[ShuCai]专卖店数量偏少,不能实现生活社区全覆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