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看君山。”君山乃岳阳市风水宝地,不仅风光秀美,而且人杰地灵。其得天独厚的天赋加上物产丰饶的地利和勤劳勇敢的人和,更助推了她超前飞速的发展。近年来,中共君山区区委、区人民政府高瞻远瞩、运筹帷幄,依区情、顺民意、汇民智、集民力,描绘了“跨湖发展、富民强区”和“四区”建设工作的宏伟蓝图。清晰的发展思路、积极的政策措施和政通人和的生动局面,为君山现代农业[NongYe]发展注入了生机,加足了马力。将君山这列时代“列车”驶入快车道,引领全区人民向着富裕康庄的大道奋力迈进。 作为身处君山发展前沿阵地的区农业[NongYe]局党组书记、局长万越和全体干部职工,牢记“无农不稳的古训”,心系“三农”、情系君山,忠诚履职,务实勤政,扎实推进现代农业[NongYe]示范区建设,为君山区农业[NongYe]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增效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明确思路优结构 2009年初,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提出建设“现代农业[NongYe]示范区”的发展思路,并重点以“海峡两岸现代农业[NongYe]合作核心实验区”和“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JiDi]”为平台,确立了高效种植示范区、高效养殖示范区、农产品物流区、农副产品加工区等四大产业区。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四区”建设的决定》、《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NongYe]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并针对文件落实情况进行综合考评,全区上下建设现代农业[NongYe]示范区的热情空前高涨。 区农业[NongYe]局坚持“抓主线、强基础、保安全、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现代农业[NongYe]示范区建设。2010年农业[NongYe]生产在经历了低温、强降雨、连续高温、寒潮等频繁自然灾害后,实现了“扩面、稳产、增效、优结构”的目标。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90.30万亩[WanMu],比上年增加2.9万亩[WanMu]。实现粮食总产18.09万吨,蔬菜[ShuCai]总产 51.4万吨,油菜总产0.27万吨,出栏牲畜43万头,水产品产量3.5万吨。全年实现农业[NongYe]总产值24.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236元,高于全市水平。水稻、棉花、油菜等土宗农作物全面普及优良品种,棉田立体间套种,瓜稻轮作面积达10多万亩[WanMu],香葱、葡萄等高效经济作物面积增加2.2万亩[WanMu];豆角、辣椒、大棚西瓜等特色、精品、高效农业[NongYe]有了新的起色。 科技兴农迈大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君山区农业[NongYe]工作者在科技兴农上迈出了新的步伐。他们注重全面普及农业[NongYe]科技。每年都张贴大量的《主导推广的农作物品种》宣传图片和发放《惠农政策及春耕生产技术资料》、《配方施肥建议卡》。3年来,广泛地开展了技术培训和送科技下乡活动,举办各类农业[NongYe]科技培训上千场次,开办订单农业[NongYe]培训班;利用“农事通服务平台”、“现代农业[NongYe]短讯平台”免费为农民提供便捷、有效的信息服务。在广兴洲蔬菜[ShuCai]标准化生产基地[JiDi]组织实施了全省蔬菜[ShuCai]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完成1500台植保器械更新换代;在西城办事处创建了国家级全国设施蔬菜[ShuCai]标准园示范基地[JiDi],在广兴洲镇、良心堡镇分别实施了万亩[WanMu]早稻、棉花、油菜三个国家级高产示范片建设。 2009年,该区被农业[NongYe]部确定为全国南方蔬菜[ShuCai]安全生产综合技术研讨会现场展示基地[JiDi],并成功举办了“全国南方辣椒生产技术研讨会”,实现了基地[JiDi]与国家、省级科研院所成功对接。全区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20万亩[WanMu],病虫草鼠生物综合防治技术30万亩[WanMu],蔬菜[ShuCai]面源污染综合防控技术10万亩[WanMu]。组织实施团湖野生莲保护、沼气能源国债项目、测土配方施肥等一大批国家级农业[NongYe]基本建设项目。 多措并举兴产业 该区先后开发了棉、粮、菜、油、林、水果、芦苇、养殖等八大主导产业,形成了15万亩[WanMu]蔬菜[ShuCai]、15万亩[WanMu]棉花、30万亩[WanMu]粮食、15万亩[WanMu]油菜,100万头生猪,100万羽水禽等十大产业基地[JiDi]。引导发展了银丰棉花、丰盈蔬菜[ShuCai]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39家,吸收农民社员3000多人,依托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组织建立了“企业+合作社+基地[JiDi]+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联系农户4.3万户,基地[JiDi]面积30多万亩[WanMu],目前,该区已成为岳阳市乃至湖南省的菜篮子基地[JiDi],省政府授牌为 “全省十大蔬菜[ShuCai]基地[JiDi]”和“放心菜生产基地[JiDi]”,国家农业[NongYe]部授予“南菜北运”生产基地[JiDi]。 2010年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29.2亿元,全区农产品加工企业176家、规模企业39家,省市级龙头企业16家,获得ISO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QS质量安全认证企业16家,就近安置农民就业 3000多人。全区有20万亩[WanMu]农产品基地[JiDi]获国家无公害蔬菜[ShuCai]和健康水产品产地认定,“彭激光”葡萄、“丰盈”茄子等2个产品获绿色食品认证,“广兴洲大白菜”已通过农业[NongYe]部地理标志认定。永盛油脂被评为“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企业”,湖南李记“乐宝牌”系列产品和湖南国泰“国泰牌”航空食品均获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 由于该区农业[NongYe]工作卓有成效,成功争取了“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JiDi]”、“海峡两岸农业[NongYe]合作试验区”;新建农村沼气池实事工程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农村能源建设先进单位;先后确定为全国第一批蔬菜[ShuCai]标准园和农业[NongYe]部早稻、棉花、油菜高产示范创建基地[JiDi],全国健康养殖小区。打造了全省首个蔬菜[ShuCai]标准化生产示范区;被省政府评为全省农业[NongYe]产业化经营先进县市区、全省秋冬农业[NongYe]先进单位,全省十佳农机局,全省十佳蔬菜[ShuCai]办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