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劳动、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投入渐趋饱和,难以进一步突破的情况下,现代农业[NongYe]的发展应该依托哪些新的投入?地处浙江省杭州市的萧山[XiaoShan]和余杭[YuHang]两区,进行了不同的实践和探索。一个依靠资本投入,实现了现代农业[NongYe]的腾飞,另一个则潜心管理投入,取得了农业[NongYe]增效、农民增收的良好效果。 萧山[XiaoShan]和余杭[YuHang]是杭州的两个新区,一个地处钱塘江南岸,一个位于钱塘江北岸,经济比较发达,都是全国百强县(市、区),但两地资源禀赋各有不同,文化传承差异较大。正是不同的客观条件,决定了两地选择了不同的农业[NongYe]要素投入之路。 杭州市副市长何关新认为:现代农业[NongYe]具有四大要素,这就是劳动、土地、资本和管理。萧山[XiaoShan]、余杭[YuHang]两地的实践说明,现代农业[NongYe]的要素投入已经从传统的劳动投入、土地投入,逐步转向更高层面的资本投入和管理投入。 萧山[XiaoShan]农业[NongYe]的资本投入经 对萧山[XiaoShan]的印象,一般人都认为是工业发达,但看过萧山[XiaoShan]的农业[NongYe]后,许多人都会感慨,“想不到萧山[XiaoShan]的现代农业[NongYe]和工业可以并驾齐驱。”萧山[XiaoShan]区副区长赵立民认为:在工业化进程日渐加快的萧山[XiaoShan],要推进现代农业[NongYe]的发展,必须走资本密集型的道路。 资本投入对许多地方的农业[NongYe]而言,几乎可望而不可即,但在萧山[XiaoShan],则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萧山[XiaoShan]是全国“十大财神县”,民营企业十分发达,2009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732.9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达2485家,占全区工业年产值的91.2%。经过30多年的发展,民营企业积累了雄厚的资本,完全有条件投资农业[NongYe]。而且这批企业家大多从农民脱胎而来,对农业[NongYe]投资怀有与生俱来的冲动。 而萧山[XiaoShan]独特的土地资源禀赋则成为民营资本进入农业[NongYe]的温床:因为地处钱塘江入海口杭州湾南岸,因此,萧山[XiaoShan]有大片滩涂可供围垦。历年来,萧山[XiaoShan]围垦所得的耕地达56万亩,占全区耕地面积的近三分之一。这些土地完全不同于南方“地无三尺平”的丘陵山区,而是一马平川、一望无际,在道路、灌溉设施等具备后,十分适合规模化生产和发展特色产业。 土地有资本的结合,有力地推动了萧山[XiaoShan]现代农业[NongYe]的大发展。蔬菜、苗木、畜牧、水产养殖等特色优势产业先后在萧山[XiaoShan]形成。一大批工业企业敏锐地觉察到农业[NongYe]领域的发展空间,纷纷投身种植、养殖和加工业。生产日化产品的“传化集团”搞起了种子种苗,生产汽车配件的“万向集团”搞起了养殖,做精品家具的老板则建起了“中国花木城”。 记者参观采访了杭州天海控股集团,这个生产、加工、销售白对虾起家的农业[NongYe]龙头企业,现有6家子公司,固定资产近一个亿。无论是公司治理结构,还是厂房设备、生产技术,都已经从传统的农业[NongYe]企业脱胎而出,成为了一个完全彻底的现代化的企业。公司全年收购南美白对虾等水产品7000多吨,加工成品4500多吨,年销售值近2.5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