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农林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我国成功突破油菜机械化收获技术瓶颈提升了油菜产业国际竞争力
2010-06-02

  机械化收获困难是长期制约我国油菜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油菜种植面积稳定与持续发展的瓶颈。从在上海召开的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现场观摩会上获悉,在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的有效组织和国家公益性行业科技专项的大力支持下,我国油菜科技工作者经过多年多学科协同攻关,成功攻克了机收品种、机收装备和配套农艺技术三大技术难关,为我国油菜机械化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此次观摩会由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和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共同主办、中国农科院油料所与上海市农科院承办。观摩现场,适合于机械化收获的油菜新品种中双11号挺拔地簇立田间,熟透的菜籽角果沉甸甸地挂满枝头。只见数台收割机慢慢推进,整齐地将中双11号卷进肚子吐出油菜籽,将秸秆变成碎末撒在地里。经现场取点调查和统计,在机械直播的条件下,亩产达到303公斤,机收菜籽损失率4.11%,比一般油菜品种低30%,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多熟制条件下低损失的油菜机械化收获。

  在机收现场,中双11号表现出高抗倒伏和菌核病、强抗裂角、株高中等偏矮等特点,有效克服了一般油菜品种机械化收获时因易裂角导致菜籽损失率高、因植株倒伏和植株偏高导致机械收获操作困难等问题,是目前我国最适合于机械化收获的油菜品种,由中国农科院油料所王汉中研究员为首的育种团队培育而成。

  围绕中双11号等适合机收的品种,农业部农机化研究所、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华中农大、湖南农大等单位积极开展机收装备和配套的农艺技术研究。通过应用自主研发的收获机械和配套栽培技术,观摩现场一台收割机每小时收获5-8亩油菜,比人工收获提高工效40倍以上,同改进前的旧机型或一般兼用油菜收获机械相比,工效提高2倍以上,成功实现了机收品种、机收农艺技术和机收装备的配套应用。

  近年来,我国食用油供给安全形势日趋严峻,食用油消费自给率仅为40%左右,自给的食用油中菜籽油占57%。油菜生产的稳定与持续发展对国家食用油供给安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油菜生产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力成本高,严重制约了油菜生产效益和农民种植积极性的提高。因此,大力推广油菜机械化收获新技术,对于显著提高我国油菜生产效益和国际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国家食用油供给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关链接
    ·农业部再次部署做好稳定农产品市场运行工作
    ·土肥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通过专家评估
    ·黑龙江整合资源早日跻身全国农机制造先进行
    ·四川小麦收获已近九成 油菜籽收获基本结束
    ·牛盾会见美国农业部副部长米勒和农业谈判代
    ·各地积极应对低温天气的影响 春播进展总体
    ·我国海洋伏季休渔6月1日起全面实施 各个部
    ·中国芬兰联合生产生物碳合作项目备忘录在京
    ·我国各地“三夏”跨区机收作业队陆续出征 
    ·山东夏粮生产“四到位” 多措并举力夺八连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18室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