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去冬以来持续低温异常天气影响,陕西省小麦长势较弱,全省各级农业部门高度重视,相继召开专题会议,加强督查指导,强化工作措施,集中精力实施促弱转壮工程,实现今春小麦苗情升级转化快的目标要求。目前小麦长势向好,有望获得好收成。由于生育期普遍推迟,后期田间管理的重点是防干热风、兼防病虫,抓好“一喷三防”工作。
陕西省针对夏粮生产采取四项有效措施。一是提早行动,精心部署。4月下旬,省农业厅及时下发《关于切实做好小麦中后期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通知》,全面安排部署小麦中后期病虫监测防控工作。农业部小麦主产省春耕生产座谈会结束后,省农业厅及时组织专家分析形势,制定小麦促弱转壮国家财政补贴实施意见和技术方案;4月28日,省农业厅组织关中5市32个小麦主产农业部门召开了小麦中后期田间管理工作会和全省小麦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现场会,对小麦中后期田间管理和“一喷三防”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二是全面动员,措施得力。各地农业部门成立“一喷三防”工作领导小组,调配技术骨干,放弃“五一”节假休息,尽早制定当地小麦促弱转壮财政补贴资金实施方案,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确保把补贴资金落到实处。为确保“一喷三防”农资质量,全省大部分市县采取防治物资政府集中采购的办法,协助农资企业,积极组织货源,以乡或村为单位,造册登记,把防控物资发放到农户手中,部分县采取由病虫防治专业组织实施整村连片统防统治。各地还结合小麦高产创建和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活动,集中资金和物资,开展“一喷三防”示范,带动群众开展“一喷三防”工作。截至5月5日,各地物资采购阶段已基本结束,全省小麦“一喷三防”面积已达300多万亩。
三是加强宣传,分类指导。陕西省各级农业部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政策,扩大政策效应,针对不同类型区苗情特点,实行分类指导,受冻害和三类麦田以喷施叶面肥为主,水地麦田以防治赤霉病、干热风、后期倒伏为主。在陕西电视台、陕西广播电台制作专题节目3期,印发技术明白纸2万份。各地利用现场会、培训会、农民田间学校和科技大集等形式开展农民培训80多场次,培训2万多人,在当地电视台制作专题宣传20多期,印发技术资料10万余份,有力地推动了“一喷三防”工作的进行。
四是加强督查,保障落实。省农业厅派出6个督导组,了解小麦低温受灾情况及各地小麦中后期田间管理工作;省农技站派出4个督导组,深入小麦高产创建示范县,指导基层对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率先开展“一喷三防”工作;省植保总站先后两次派出8个督导组,由站领导带队,深入基层,进村入户,了解病虫发生动态和补贴资金落实情况,检查“一喷三防”工作进展和防治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