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旅游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西江千户苗寨:创造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奇迹
2009-08-03

  西江千户苗寨:一个苗族村寨旅游逆势飘红的启示

  新华网贵州频道6月20日电(记者娄辰)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西江苗寨,去年四季度至今年一季度,实现旅游收入近2亿元,同比增长近10倍,创造了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奇迹。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西江苗寨,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较为完整地保留了苗族原生态文化和传统建筑,被誉为苗族的建筑博物馆和民俗博物馆,是研究苗族历史与文化的"活化石"。

  西江苗寨至今仍有苗家传统木质吊脚楼800多栋,是全国最大最典型的吊脚楼建筑群落。全村共有1200多户苗族人家,故称"千户苗寨",村民有5600多人。

  宋美芬是寨里的刺绣能手,"光卖刺绣就赚了近万元,加上经营农家乐,比以前强到天上去了"。她家新修的三层木质吊脚楼尚未完工,就已经花了35万元,"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一辈子也挣不了这么多钱。"

  西江景区管理局局长杨昌智告诉记者,去年9月以来,寨里的银饰刺绣店从5家增加到63家,农家乐从60家增加到了156家。

  阿侬家经营的农家乐是寨里比较好的一家,她说,近10个月来,收入有七八十万元,算下来全年能挣到百万元左右。

  西江村党支部书记杨跃连说,旅游业给全村老百姓带来了非常可观的收入,全村年人均收入比过去至少增长一倍以上。

  "西江发展旅游业的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但直到新世纪初,西江旅游一直不温不火,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找到一种适合西江的旅游发展模式。"雷山县旅游局副局长张华说。

  据了解,乡村旅游发展一般是政府、公司、协会、旅行社、农户等几个经营主体的组合,西江近些年着重突出了政府和农户两个主体。张华说:"政府是负责基础设施改造和宣传推介的主体,而村民则是西江民族文化的最根本载体,是负责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展示的主体。"

  2008年,政府有关部门投入2.7亿元,对西江进行了20多项基础设施改造,并聘请30名村民担任消防员、60名村民担任卫生员,组建了50多人的表演队。当年,贵州省委、省政府还将全省第三届旅游发展大会放在西江村举行,集中力量进行宣传。

  为带动村民参与旅游的积极性,西江把节假日的各种旅游活动交给村委会和村民来承办,经常召开西江村鼓藏头、活路头、寨老和村民代表会议,商量旅游发展大计,通过他们把村民引导到参与旅游活动中来。

  杨昌智说:"西江没有像其他一些民俗风情型乡村旅游景点那样,把景区内居民外迁,而是紧紧依靠景区内村民发展旅游。现在在西江街头逛一圈,到处都是苗族文化,每个苗家人都可以向游客介绍苗族的历史、文化等。"

  "西江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有关部门的前期宣传和投入,也离不开西江老百姓的积极参与,简单说就是'政府引导、村民为基'。"杨昌智说。

     相关链接
    ·中山詹园万棵水仙绽放迎春 水上舞狮喜迎兔
    ·每个游客都是“国家形象” 旅社倡导文明旅
    ·内地赴日游客创新高关西美食美景热情揽客
    ·春节省港澳游全面告急 旅游过年好火爆
    ·节后赏花线提前热销 错峰出游省钱三成
    ·全国十机场因雨雪关闭 武广高铁晚点
    ·“恐归族”不回家去旅游 引爆春节游尾段报
    ·2011春节省港澳游不涨价 市民钟情旅游过年
    ·网络平台与旅行社相互融合成为趋势 OTA社模
    ·超越平凡!到南非体验“后世界杯”热情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