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广场看表演,水云阁内观绝活,漂舟戏苑听淮剧,瓦黛绿水展风情。在18日举办的水街民俗文化节,嘉宾和市民们尽情体味着盐城海盐历史文化的无穷意蕴。丰富多彩的表演、水街古朴的风情,以其独特的海盐文化魅力,感染着每一位前来观光的游客。
激情迎客 浓烈海盐情
喧天的锣鼓,飞腾的长龙,扑跃的金狮分列于水街入口处,水乡人欢天喜地,邀四海宾朋迎八方客商。“清歌一睦梁尘起,腰鼓百面春雷发。”迎客的头阵是60人阵的腰鼓队,他们用绚丽的彩绸,激情的鼓声,欢快的舞步迎接远道而来的宾客。
“锣鼓惊天地,金龙腾寰宇”,紧挨着腰鼓队的是两条金色长龙,双龙戏珠,彼此蟠结,腾挪跳跃。龙腾狮跃,金龙旁边,四只金狮灵动活泼、跳腾嬉戏,惟妙惟肖。来自新都街道的舞龙队、和来自盐都区秦南镇的舞狮队的普通农民们舞的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欢欣,是对盐城经济腾飞的祝福。舞龙已有上千年历史,人们舞龙之意原不在“舞”,而在于祈福、祭天,作为祭祀祖先、祈求甘雨的一种仪式。今天的盐城,舞龙已逐渐成为一种民间文娱活动,许多乡镇、村都建起了业余舞龙队,为喜庆而舞、为热闹而舞。
民俗表演 华彩水乡花
开场锣鼓一敲,天水广场就成了激情的海洋。在里下河水乡民歌《拔根芦柴花》欢快的音调里,各项民俗表演一起登场。 四条湖船的表演分外生动、农民演员们用肢体语言,形象、生动地展示水乡特色,表现出人、鱼、水和谐灵动的特质,分外诙谐、幽默。带队的75岁的周奎富告诉记者,在他们民胜村,有300“农民演员”,年年都办农村庙会,一村人就能上演一场节目丰富的里下河水乡“民俗节”。
盐城市杂技团小演员的表演最为引人注目。小演员们表演的正是盐城民间自古流行的跳绳,两小孩执绳两端,其他12个小孩嘻嘻哈哈、热热闹闹在起落的绳间穿梭跳跃。跳、翻、蹦、举、抛、串……跳绳的花样百变,欢快而惊险,引得诸多客商们驻足观,拿着相机、摄像机拍个不停,市民们更是啧啧惊叹、连连叫好。美国底特律市中华商会的一位华侨,看完节目后立刻给杂技团留下名片:希望能够邀请你们到美国表演,真是太精彩了。
巧夺天工 街市手艺人
水云阁内,发绣、虎鞋、艺雕葫芦等民间工艺品让客商们爱不释手。华侨、外商们围着绣发秀的女子问个不停:真的都是头发绣的吗?不会断吗?颜色是染上去的吗……
捏面塑的手艺人徐洪祥则被孩子们团团围住,这个牵着妈妈要“金龙”、那个拉住爸爸要“喜羊羊”。有着17年好手艺的徐洪祥让孩子们好生崇拜,那彩色的面团,在他手里一捏、一搓、在用小竹片、小梳子一修饰,各种各样的面塑栩栩如生。孩子们静静地坐在家长怀里,一看就是个把小时。
卖抖空竹小贩请来了“大师级”的抖空竹老人现场表演,引来了众多的围观市民。有些人买了空竹后,便拜师学起艺来。一名年轻的女子,现场学了几个小时,到黄昏时已经抖得有模有样了。
客商感叹 好风情好民生
水街共迎接了200多位华侨、日韩客商。“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表演,而是盐城人快乐。”一位台商说。“盐城人的生活很有意思,我们很羡慕盐城的老年人。”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贸易投资部的泉川有树先生说,日本客商们对水街的建筑、盐城人的书法、字画都很感兴趣。但最为感慨的是:参与表演的那些中老年人看起来非常快乐,这样的情景在日本很难见到。
听说水街的淮剧演出周周有,闹市区也有淮剧表演天天免费看,每天早上公园里还有戏迷们一起唱几嗓子,泉川有树和其他日本客商都表示极为羡慕。“以后,老了回到日本,我很担心晚年会很孤单。”一位日本客商通过翻译告诉记者,日本的经济高度发“很多经济发达地区,人民的欢乐却会变少,希望盐城人民可以持续这样的快乐!”泉川有树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