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旅游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3年西安将至少再建成50座博物馆 前后总计100个
2010-04-07

  西安市委常委会讨论通过的《关于大力发展博物馆事业的实施意见》提出,用3年时间再建50至80座博物馆,使全市博物馆的总数突破100个,把西安打造成“博物馆城”。

  成绩西安堪称博物馆大市

  据了解,目前我市已有博物馆(纪念馆)47座,分布于文博历史、革命旧址、故居民宅、文学艺术、文化教育、自然科学、能源生产、工业制造等领域。市文物部门近日的一份调研报告指出,西安是博物馆大市但还不是博物馆强市,目前博物馆的规模数量、管理水平、服务层次、社会化程度均与西安文物大市、旅游大市的地位不相称,与西安文化产业的强劲发展不相适应。在西安进入城市价值充分兑现和发展加速提升的重要时期,大力发展博物馆事业成为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优势现有115个潜在资源

  西安具有发展博物馆事业的巨大潜力。我市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现有各类文物点15351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60处,可移动文物(馆库藏)69.1万件。作为我国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国防科技、航空航天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西安形成了一大批重要的近现代文化遗产。我市非物质类文化遗产丰厚,目前已有非物质类文化遗产9大类33项。此外,全市民间收藏量大概在200万件左右,这是民营博物馆发展的重要基础。这些都是发展博物馆事业的强大资源优势。据初步调查,目前我市可用于博物馆建设的潜在资源有10大类115个,分属于军事、军工、院校、行业、专题、科技、历史、宗教、故居民宅等。

  未来鼓励民间资本参与

  《关于大力发展博物馆事业的实施意见》提出,通过3年的努力使西安博物馆的总量突破100个,重点建造能凸显西安历史特色,规模化、标志性的国有专题博物馆,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同时鼓励工、农、科、教等行业部门发展行业博物馆,并最终面向全社会开放,以优惠的政策,适当的资金扶持,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博物馆建设,基本形成以国有博物馆为主体,行业博物馆为骨干,民营博物馆为补充,门类新颖齐全、布局科学合理、内容丰富多彩,保护与利用协调发展,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博物馆发展新格局。

  鼓励博物馆提升“造血”功能

  《关于大力发展博物馆事业的实施意见》鼓励博物馆增强造血功能,对于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将不予审批。《意见》指出,发展博物馆事业坚持“公益性第一”的原则。鼓励博物馆发展相关文化产业,开展多种经营,增强造血功能,谋求自我发展,对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上不予审批。同时,大胆创新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方式,要切实加大文物展示的力度,最大限度地发挥文物的内在价值。鼓励文物复、仿制等博物馆相关产业健康发展,积极探索博物馆自我发展的新途径。

  实现“博物馆城”分三步走

  2010年为建设启动期:以曲江新区博物馆建设为试点,年内建成15~20座涵盖国有、行业等类型的博物馆。2011年为主要发展期:全年力争建成35~40座能涵盖历史、工、农、科、教等多个方面的博物馆群体,初步形成主题鲜明、门类齐全、脉络清晰、布局合理的“博物馆城”构架。2012年为巩固提升期:全年力争建成10~20座能增加主题色彩、填补门类空白、扩充陈展内涵、彰显文化品位的补充专题性博物馆,最终将西安打造成名副其实的“博物馆城”。

     相关链接
    ·中山詹园万棵水仙绽放迎春 水上舞狮喜迎兔
    ·每个游客都是“国家形象” 旅社倡导文明旅
    ·内地赴日游客创新高关西美食美景热情揽客
    ·春节省港澳游全面告急 旅游过年好火爆
    ·节后赏花线提前热销 错峰出游省钱三成
    ·全国十机场因雨雪关闭 武广高铁晚点
    ·“恐归族”不回家去旅游 引爆春节游尾段报
    ·2011春节省港澳游不涨价 市民钟情旅游过年
    ·网络平台与旅行社相互融合成为趋势 OTA社模
    ·超越平凡!到南非体验“后世界杯”热情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