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碱淖湿地与遗鸥保护国际研讨会在陕西召开   | 
           
          
            2009-08-03    | 
           
          | 
       
      
        
			  7月23日,红碱淖湿地与遗鸥保护国际研讨会在神木县召开,来自世界自然基金会、国家环保局、林业局、水利部、中国科学院及我省各相关厅局的领导及专家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红碱淖位于神木县与内蒙古的交界地带,是我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也是全球最大的遗鸥繁殖地。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受气候变化影响,持续干旱,降雨减少,红碱淖水位每年以二十厘米的速度下降,水面从十万亩减少到了不足七万亩。红碱淖已面临着干涸的威胁。研究部门经过多年的观测和勘察发现,周边地区环境气候变化,农业灌溉与生态林建设用水,周边煤矿开采,附近地下水位持续下降,上游补给水源河流被拦截是红碱淖水域面积缩小的原因。与会代表指出,对于红碱淖的保护工作应规范化管理,抢救性保护,落实责任,加强省际交流协作,共同管理、共同认识、达成共识。中科院动物研究所何芬奇教授就湿地与遗鸥的保护问题表示,水源是威胁遗鸥生存的最大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是红碱淖目前面临的一大课题。(记者郭青 实习生 张 莹 王帼丹) (来源:陕西日报)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