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旅游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京郊乡村旅游该走向何方?(图)
2009-08-03
  北京城三面环山,山区面积占62%。京郊山清水秀,乡村民风纯朴。

  每到节假日,北京连同周边的天津、河北等地许多市民,会像开闸的渠水涌向北京郊区。

  2008年,北京13个区县50多个乡镇的344个村近2万农户开展乡村旅游接待,一年接待游客270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19亿元。

  于是坊间流传这样一句话:京郊农民多富翁,富翁多在民俗村。

  但经过20年的发展,从数量扩张、粗放经营,到如今进入规范发展、品质提升的关键时期,京郊乡村旅游如何升级?农民利益怎么保障?可持续发展能否实现?则关乎这项利农利民的产业能否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从人均消费1元做起

  京郊乡村旅游始于何时?各个区县各有说法。

  延庆龙庆峡举办第一届冰灯节时,景区的餐饮住宿接待能力跟不上,紧挨着景区的古城村一些农户,应当地政府的要求腾出一部分民房接待游客。这一年是1987年。

  1988年,大兴举办第一届西瓜节,村民中就开始出现了家庭食宿接待。这也被认为是北京乡村旅游和观光农业的开端。

  怀柔区官地村妇女单淑芝是京郊较早从事民俗旅游的。1993年,她依托刚刚开放的神堂峪景区办起了家庭接待。2003年北京市为市级民俗户挂牌,怀柔区民俗户第00001号颁给了单淑芝。

  1998年7月,昌平区麻峪房子民俗度假村也举行了开村仪式。

  “开始条件挺简陋,喝玉米糊,睡木板床,吃饭、住宿都是一块钱。”平谷雕窝村最早开始搞民俗接待的何金义回忆说。

  尽管消费不高,但很快,一些先富起来的民俗户和民俗村成了京郊农村的致富榜样。

  单淑芝开业半年后,进账2000元;麻峪房子民俗村开村仅三个月,收入突破万元的就有三四户,收入最少的也在2000元以上,全村户均达到5000元至8000元。

  世世代代阻碍山区农民致富的“穷山恶水”,一下子成了能够带来财富的“青山绿水”。

  麻峪房子村的奇迹,在京郊各区县一再上演。而且越是穷村,似乎越受眷顾。

  延庆县岔道村,名声在外的穷村,靠发展民俗旅游跃入京郊百富村。

  平谷区数一数二的穷村玻璃台村,2006年贷款1200万元,盖起了两层楼的新民居,大力发展民俗接待。到今年3月份,不到三年时间,贷款还剩260万元。

  发展乡村旅游给农民、给农村还带来了什么?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采访时记者发现,很多民俗村,新农村建设的20字方针基本都能达标。

  在榜样的带动下,京郊民俗户、民俗村纷纷上马,乡村旅游的规模继续扩大。(记者于丽爽)
更多
     相关链接
    ·中山詹园万棵水仙绽放迎春 水上舞狮喜迎兔
    ·每个游客都是“国家形象” 旅社倡导文明旅
    ·内地赴日游客创新高关西美食美景热情揽客
    ·春节省港澳游全面告急 旅游过年好火爆
    ·节后赏花线提前热销 错峰出游省钱三成
    ·全国十机场因雨雪关闭 武广高铁晚点
    ·“恐归族”不回家去旅游 引爆春节游尾段报
    ·2011春节省港澳游不涨价 市民钟情旅游过年
    ·网络平台与旅行社相互融合成为趋势 OTA社模
    ·超越平凡!到南非体验“后世界杯”热情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