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旅游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遗址出土的带有库司铭文的碗底

  走过千年的历史,一个总面积达2.2万平方米、相当于3个标准足球场大的宋代造纸遗址日前在浙江省富阳市现身。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潘吉星说:“它是目前为止发现的、中国国内最早的一个造纸遗址。欧洲还处于无纸时代,富阳造纸已经非常先进,这么大的作坊,目前在世界上没有。”

  造纸作坊历史前推359年

  中国是造纸术发源地,而浙江是竹纸的故乡。据史料记载,从唐朝开始,浙江首先造竹纸,后来分散到各地。宋室南迁后,杭州一带的竹纸得到了更快的发展。富阳位于浙江省西北部,属杭州市辖县级市,距杭州市中心35公里,素有“造纸之乡”的美誉。

  2008年9月,杭州市文物考古所和富阳市文物馆在一个离杭州约20公里的小村落高桥镇泗洲村发现了一座造纸作坊遗址。

  经过发掘,研究人员发现整个作坊以一条东西向的水渠为界,水渠以北主要为摊晒场,以南则有浸泡原料的沤料池、蒸煮原料的皮镬、浆灰水的灰浆池、舂料区、抄纸房和焙纸房等,另有石砌的道路、水井和灰坑。最南部还有一东西向古河道,两条排水沟将古河道和水渠连接起来。

  考古人员在遗址现场挖掘出瓷器、砚台、铜钱等文物标本近3万件。尤其令人惊喜的是,出土的器物中有不少是釉色莹润、制作精致的景德镇窑青白瓷碗、镶口瓷碗、龙泉窑粉青瓷香炉及建窑系黑釉盏等,部分瓷器底部印有“库司”、“五”、“商”等文字,级别较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秦大树判断,这个作坊有官方背景,可能是专供官府或皇家用纸的造纸工场。

  “从出土的东西看,时代最晚是南宋时期。”秦大树认为,这些器具质量都比较好,而最重要的一件东西,无疑是刻有“大中祥符二年九月二日记”铭文的方砖。这种在作坊中刻字记事的做法十分罕见,它清楚地表明该造纸作坊最迟在北宋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就已存在,距今已整整1000年,把我国有据可查的造纸作坊的历史至少往前推进了359年。

  保护与展示同步进行

  考古人员通过现场遗留的已经炭化发黑的竹子和沤竹的石灰,以及实验室检验出的造纸纤维,最终判断这里出产竹纸。据史料记载,富阳很早就开始用嫩竹为原料生产土纸,名曰“竹纸”。到了宋代,当地竹纸之一的元书纸更以“制作精良、品质精粹、光滑不蠹、洁白莹润”而被誉为“纸中上品”。

  坑边纸、斗方、桑皮纸、绵纸、桃花纸、蚕种纸、雨伞纸……这些代表了富阳土纸曾经“一纸风行天下”的繁荣,“京都状元富阳纸,十件元书考进士”,描绘的就是富阳竹纸的盛况和精湛的造纸工艺。

  如今,富阳的纸业依旧繁华,当地规模以上造纸企业有300多家,从事造纸业的人数近10万人。2004年,富阳被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认定为“中国白板纸基地”。

  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在对造纸遗址进行实地考察后认为,这是个宋代造纸作坊遗址,也是目前我国所发现的时代最早的造纸作坊遗址。

  杭州市根据浙江省、杭州市有关部门和考古专家们提出的3套保护方案,确定了“保护与展示同步”的方案,即造纸作坊遗址现场保护,同时建立一个造纸遗址专题博物馆。

  “一旦博物馆建起来,不仅能够更好地保护造纸遗址,传承富阳悠久的造纸历史,让更多的民众感受到中国古代造纸文明的魅力,还能带动富阳造纸行业和周边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富阳文物馆有关负责人介绍,当地老百姓大多都能理解和支持他们的考古工作,泗洲村的村民们不仅改变了原本打算在遗址上建办公大楼的计划,还专门为考古人员开出了一条通往遗址的道路。

  (据《光明日报》报道)

浙江富阳发现宋代造纸遗址距今已有整整一千年--旅游--中图社
2009-06-12
     相关链接
    ·中山詹园万棵水仙绽放迎春 水上舞狮喜迎兔
    ·每个游客都是“国家形象” 旅社倡导文明旅
    ·内地赴日游客创新高关西美食美景热情揽客
    ·春节省港澳游全面告急 旅游过年好火爆
    ·节后赏花线提前热销 错峰出游省钱三成
    ·全国十机场因雨雪关闭 武广高铁晚点
    ·“恐归族”不回家去旅游 引爆春节游尾段报
    ·2011春节省港澳游不涨价 市民钟情旅游过年
    ·网络平台与旅行社相互融合成为趋势 OTA社模
    ·超越平凡!到南非体验“后世界杯”热情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