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未动 军法先行——中国军队也需法律“掩护”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抗震救灾需要炸掉一个已经歪斜的水塔,但损害了水塔承包方的权益,军法界定的军队赈灾时的权限在哪里?应急抢险的费用,没有法律规定由地方财政支出,就要由军费垫付?奥运开幕式击缶迎宾,军人参加演出符合军法规定吗?海军舰艇抗击海盗,什么情况下只能威吓,什么时候就可以开炮?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不论和平时战争时,军队在每项行动中的一举手一投足,都亟需法律的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每次赈灾,解放军战士必冲在最前线。然而,或许并没有多少人知道,应急抢险虽已是军队的法定任务,关于军队赈灾的训练、费用、与地方协调等等,却都因为缺乏具体的法律规定,而越来越成为军队赈灾的困扰。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对于那些关心中国军队法制进程的人来说,新时代下的军队立法问题,是一件迫切的事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3月28日,在中国政法大学,“中国军事法前沿论坛”召开研讨会,来自中央军委法制局、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等机构的军法专家,从多个侧面讨论了“国家武装力量的新职能与多样化军事任务”。“多样化军事任务”的概念2005年首次提出后,已成为军队重大战略性要求。现在,中国军队正从“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平(和平)战(战争)分明状态”,转向“养兵千日、用兵千日”的“平战模糊状态”。中国军队在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非战争军事行动方面投入的力量已呈上升趋势。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而武装力量的调动,是国家慎之又慎的权力。不论和平时战争时,军队在每项行动中的一举手一投足,都亟需法律的规范。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所以,在中央军委法制局副局长王黎红看来,“军事行动,实际上也是一种法律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抗震救灾:法要细化 tujian.org
“军费开支中并不包括非战争军事行动,遇到紧急情况时只能挪用其他军费开支,事后得不到及时的核销与补充,影响部队正常的战备训练。” tujian.org
有不少看上去理所当然的事情,部队却在为没有法律依据而苦恼。比如去年军队的重要任务:抗震救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论坛上,多位专家反复提到了部队在救灾过程中遇到的法律困惑。 tujian.org
来自解放军理工大学的张红生教授参加了汶川地震的救灾,他讲了一个故事:当爆破组建议炸掉一个已经歪斜的水塔时,水塔的承包方马上提出异议:炸掉水塔是违反合同法的行为。“物权法保护着私人财产,这种情况部队该怎么办?”张红生问。在宪法中,既没有军事权也没有军事职权的概念。那么,当军队在面对其他国家机关或公民的时候,军队能向他们下命令吗,两者之间又是什么关系? tujian.org
据现有军事法,此问题确难回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与会的一些专家认为,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明确规定:解放军、武警和民兵组织应参加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但是,应急抢险还未成为军队训练的内容,自然没有消防队员专业。“因为很多设备设施的成本很高,经费从哪儿来?”论坛上有人说。“军队履行内部职能需要消耗财力物力,这算国防费用,还是行政经费?需要在法律上界定清楚。”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薛刚凌说。“军费开支并不包括非战争军事行动,遇到紧急情况时只能挪用军费开支,事后得不到及时的核销与补充,影响部队正常的战备训练。”西安政治学院军法系的曹莹教授说,“长此以往,抢险救灾中部队不计酬劳,也容易使地方政府忽视应对紧急情况的预算设立和使用。”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