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军事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经济人物: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解放军少将解读中美恢复军事交流背景与动因
2009-06-09

新华网专稿:美国国防部相关人士日前透露,美中两国将于2月27日和28日在北京举行防务磋商。一度中断的中美军事交流出现转机。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研究员罗援少将接受新华军事独家专访,深度剖析此次中美防务磋商的背景与前景。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罗援少将驳西方关于中国军费的不实猜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专家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罗援: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研究员,少将。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此次恢复防务磋商的背景与动因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们看到,希拉里此次访华时在表达自己对中美关系的期望时使用了一个成语:"同舟共济",而基辛格在形容中美关系时也用了一个词叫做"生命共同体"。用这两个词来形容中美关系表明中美在全球化时代有许多的利益交集点,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双方在许多问题上都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而不是以前的"一方的所得就意味着另一方的所失"。

tujian.org

双方的需求,特别是美国对中国的需求在增强。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综合国力的增强,美国在处理许多国际安全事务时都离不开中国。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美国将中美关系放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奥巴马和希拉里都曾讲过,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目前美国最重要的安全关注点是"一个中心"、"两个战场"、"三个危机"和"四个挑战"。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个中心"就是如何解决金融危机问题。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两个战场"是阿富汗战场和伊拉克战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三大危机"是巴以安全危机、朝鲜核危机和伊朗核危机。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四大挑战"是美国和伊斯兰世界关系问题、美俄关系问题、美国提出的全球无核化问题和全球气候与环保问题。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些都是美国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美国的最大关注点,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中国的帮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希拉里访华之后,中美双方迅速开启了军事交流的大门,这是恰逢其时。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首先,造成这次中美军事交流中断的原因是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这严重违背了美国承诺的“八一七公报”,中方对此作出了强硬的反应,这个信息已经明确地转达给对方。从信息传递角度来讲,目的已经达到:中国的核心战略利益不容损害,中国人民的感情不容伤害,在事关国家核心战略利益的时候没有回旋余地。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其次,中美双方都不希望将这场危机升级从而影响中美关系健康平稳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最后,美国刚刚完成政权交接,奥巴马政府有意愿扭转布什政府的单边主义政策,中美关系面临一个新的起点。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正是如此,中美面临着关系改善的契机,学术界称之为"机会之窗"。机会的开启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如果急于求成,可能欲速而不达;如果犹豫不决,可能坐失良机。

tujian.org

所以说,现在正是一个"机会之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外媒:中国强化南海舰队 为突发事件做准备
    ·国防科工局:“嫦娥一号”卫星将择机实施落
    ·南沙守礁大校日记:守礁军医救治军民上千人
    ·张震上将:小平同志嘱托我当好江主席的参谋
    ·国台办回应所谓“共谍案”:纯属无中生有
    ·俄总统签署命令制裁向格鲁吉亚售军火的国家
    ·部分国家代表强调加沙冲突对地区军备竞赛的
    ·日媒称朝鲜对美承认已使用30公斤钚制造核武
    ·奥巴马执政第一天将命令军队制定伊拉克撤军
    ·中国海军南海舰队一艘军舰被命名为“运城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