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军事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经济人物: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台媒:解放军关注美舰队 启用太空侦察手段
2009-06-09

中青在线2月25日报道近段时间,有关中国海军特别是潜艇部队实力的话题,再次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去年12月出版的台湾《全球防卫杂志》,曾以《中国发展阻止美国控制西太平洋的战略作为》为题,载文分析中国在未来战争中可能采取的战略战术。本报现将原文重点内容摘编如下供参考,不代表赞成或证实其中观点。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称中国潜艇可“以劣胜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文章认为,无论中国空军还是水面舰队,其实力均不足以同美国海军正面对抗。因此,在中方倡导的“反介入”战略中,潜艇的作用要大得多,尤其适合用来阻止美军舰队逼近中国近海,并可掌控在沿岸200海里(约合360公里)内的行动自由。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文章称,中国海军抗衡美军航母编队最有效的武器,仍然是潜艇上配备的各型鱼雷。相比导弹而言,鱼雷不仅在威力上略胜一筹,也更不容易反制。正如美国中国军事问题专家保罗·戈德温曾经指出的那样:“中国海军最有效的攻势战力,当属俄制‘基洛’级潜艇……若中国的下一代核潜艇获得来自俄罗斯的技术支持,美国航母战斗群受威胁的程度,还将大幅提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文章还指出,先进潜艇对航空母舰及其护卫舰只的威慑力,在美国与其盟友近年来的多次实兵演习中得到了证明。这样的事实,也使中国军方坚信已经找到美国军事机器的潜在缺陷,看到了在局部战争中以劣胜强的可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文章推测,在中方看来,航母编队目标巨大、隐蔽困难,加之其依赖的补给线相对脆弱,突袭战术容易获得成功。而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些弱点,一支强有力的潜艇部队不可或缺。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它无疑将成为阻止美国海军进入台海等敏感地区的先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战力流失困扰美国海军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让美国海军格外担心的,是在中国潜艇部队的实力稳步增长的同时,美军自身的反潜作战能力却在持续下滑。文章认为,在冷战时期,美军的反潜技能大多是针对藏身于大洋深处的苏联潜艇所设。而今,战场开始转向近岸的“绿水”海域,以往的反潜手段就显得“水土不服”,对现代化常规潜艇的探测效率自然大打折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作为主要的反潜武器,美军自身保有的潜艇数量也在不断滑坡。由于补充速度太慢,尚在服役的潜艇已由1998年的65艘缩减至2003年的50艘,其中大部分还是上世纪80年代服役的老旧型号。文章警告,除非五角大楼立即提高“弗吉尼亚”级新型潜艇的建造效率,否则不出10年,美军的水下兵力还将陷入更大的困境。

tujian.org

空中反潜力量也存在类似的问题。文章称,尽管现有的P-3“猎户座”巡逻机仍是出色的“潜艇猎手”,但该机的老化现象同样很严重,200多架飞机中有一半需要停飞检修。虽然波音公司的换代产品P-8巡逻机将在2013年前服役,但该机属多用途型号,其他任务的需求势必排挤其从事反潜作战的时间。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文章据此指出,种种迹象显示,虽然美国海军一直致力于改善其整体反潜能力,但中美双方的战力对比,依然呈现出此消彼长的趋势。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实现有效威慑仍需时日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不过,考虑到美军航母编队超强的防御力,中方若想组织起真正有威胁的攻击,仍需在硬件方面多做努力。文章认为,以中方现有的侦察技术,美军航母只要与海岸线保持1000公里以上的距离,仍可以极大地降低威胁。换言之,中方必须进一步提升其“指管通情监侦”(C4ISR,即自动化指挥系统)的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文章称,为了能及时掌握美军舰队的位置及动向,中方更多地寄希望于太空侦察手段。根据美国国防部前中国科长石明凯的说法,中国在21世纪初的太空侦察体系至少包含4个构成要素:第一,可全天候运作的合成孔径雷达卫星;第二,用以收集敌舰电子参数的电子侦察卫星;第三,中高解析度的光学侦察卫星,用于早期预警和任务规划;第四,新一代返回式侦察卫星,用来提供即时情报分析。 tujian.org

文章进一步补充说,除发展太空C4ISR能力外,中国亦积极研发包括空中预警机、长航时无人机在内的各种平台作为补充。另外,有迹象表明中方拥有若干套超视距雷达系统,可有效追踪公海上的军事活动。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文章在最后强调,中国要想部署完整的海陆空天一体化侦察系统,仍有众多难关尚待克服。以南海为例,如想对该区域实施24小时不间断的监控,则需要46枚卫星同时运作,且彼此互不干扰,技术复杂性相当可观。就中国航天部门的现有水平而言,要实现这一愿景,仍有一段长路要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外媒:中国强化南海舰队 为突发事件做准备
    ·国防科工局:“嫦娥一号”卫星将择机实施落
    ·南沙守礁大校日记:守礁军医救治军民上千人
    ·张震上将:小平同志嘱托我当好江主席的参谋
    ·国台办回应所谓“共谍案”:纯属无中生有
    ·俄总统签署命令制裁向格鲁吉亚售军火的国家
    ·部分国家代表强调加沙冲突对地区军备竞赛的
    ·日媒称朝鲜对美承认已使用30公斤钚制造核武
    ·奥巴马执政第一天将命令军队制定伊拉克撤军
    ·中国海军南海舰队一艘军舰被命名为“运城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