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英国媒体报道,一艘英国核潜艇和一艘法国核潜艇本月初在大西洋中相撞,事故发生时两艘核潜艇均携带有洲际弹道导弹。随后该媒体的报道得到了官方的证实,并在全球引起了轩然大波。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有消息称,相撞的核潜艇是英国的“前卫”号和法国的“凯旋”号。尽管两国都极力淡化事件的影响,表示相撞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也没有对核安全造成任何破坏,但由于事发潜艇都载有核弹,两国国内要求展开调查的呼声日益高涨。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当事人三缄其口,拒绝透露相撞地点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前卫”号是英国“前卫”级核潜艇首艇。“凯旋”号也是法国“凯旋”级的首艇,排水量与“前卫”号相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由于战略导弹核潜艇的行踪历来是核大国的机密,因此在媒体捅出碰撞的新闻后,英法两国的国防部都迫不得已承认了报道的真实性,但是都拒绝透露事故发生的确切时间和地点。而且,事故发生后,两艘核潜艇均严重受损,但是没有报告称两艘核潜艇上的核设施受到破坏。 tujian.org
目前,英国“前卫”号核潜艇已经被拖回苏格兰法斯兰维修,船体上有明显的擦撞痕迹。“凯旋”号在事故发生后,经过3天的航行也已经返回法国布雷斯特市,据报道,其声呐罩已完全损坏。 tujian.org
尽管当事双方三缄其口,拒绝透露事件的一些具体细节,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两国的战略核潜艇巡逻区域产生了重合,巧合之中也有一定的必然因素。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海底航道太拥挤,还是核潜艇太安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英国海军称,一般情况下,两艘潜艇在同一海域相撞的可能性为几百万分之一。英法核潜艇相撞事故发生之后,许多人都不明白,是什么原因让这个极小概率事件成为现实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有人将其与前一段时间美俄卫星在太空相撞的事件联系起来,感叹“太空和海洋都变得拥挤了”。那么,事实是否如此呢? tujian.org
据海军专家介绍,全世界海洋面积约为3.6亿平方公里,比全球陆地面积的两倍还要大。近年来,尽管有条件的国家在不断加大潜艇的研发力度,但各国的潜艇总数加起来也只有大约800艘,来自不同国家的两艘潜艇同时出现在大洋中同一地点的概率可谓低之又低。加之潜艇的宽度和吃水的深度一般只有一二十米,对于拥有较大垂直空间的航道而言,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所谓的“海底航道拥挤”的说法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现代潜艇,特别是战略导弹核潜艇,都采用各种先进技术来降低自己发出的噪声,从而减少被对手发现的概率。像事件中的“前卫”、“凯旋”号核潜艇不但都采取了更为先进的降噪技术,甚至还装备有模拟海洋噪声的装置,进一步掩盖自己的声音特征。这些都说明现代核潜艇的隐蔽性达到了相当高的地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由于拥有潜艇的国家非常重视发展潜艇的降噪和隐身性能,按照现有潜艇被动声呐的探测能力,要在较近的距离发现彼此的存在也变得越来越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事故的发生很可能是法国核潜艇在上浮过程中,因顶部声呐探测能力相对较弱,以及相关人员的疏忽大意撞上英国核潜艇所致。因为大西洋海域一般都是西方盟国海军的核潜艇在行动,通常情况下并不存在战争威胁和敌对行为,而事故发生海域的水文条件也可能影响了当时值班人员的判断。 tujian.org
总之,相撞事件提醒人们,由于核潜艇的抗噪性越来越好,航行安全并不能完全依赖先进的仪器。 tujian.org
水下发现目标是世界性难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按照常理,两艘装备了先进声呐的核潜艇在大洋里相撞是不可思议的事。不过这次相撞,充分说明了水下探测技术需要创新方式。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航行中的潜艇一般依靠雷达和声呐来发现目标。但雷达通常只在水面航行状态和潜望镜状态时使用,在水下潜行时主要还是依靠声呐来保障航行的安全。为了不让可能的对手发现自己,确保行动的隐蔽性,现代的先进潜艇往往竞相发展“超级静音”的能力。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