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军事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经济人物: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英国海军隐瞒核潜艇严重核泄露事故遭调查
2009-06-0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资料图:英国海军“特拉法加”级攻击型核潜艇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英国媒体11月12日报道,英国皇家海军的一艘核动力潜艇7日发生严重的核泄露事故,超过280升受到放射性污染的液体被排进了海水中。英国海军在事故发生后试图隐瞒真相,直到4天后才向上级报告,目前军方已开始调查这起23年来最严重的核事故。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英国皇家海军的“特拉法加”号(HMS Trafalgar)核潜艇11月7日发生了核泄露事故,但直到4天后他们才向上级机构进行了报告。这起事故发生在普利茅斯的德文郡海军基地,当时艇员正准备将散热剂从核潜艇抽到码头上的大型储存罐中。但中途管线却突然出现破裂,用于冷却核反应堆的废水和散热剂也因此发生了泄露,有超过280升受到核放射污染的水被泄进了近海的海水中。这起英国23年来最严重的核泄露事故发生后,皇家海军并没有立即上报给上级部门,也没有向当地的环保机构通报,而是试图进行隐瞒。直到4天后,他们才最终将核潜艇发生泄露的消息披露了出来。

tujian.org

面对外界的质疑和指责,英国海军承认核潜艇的确发生了放射性液体泄露。这些泄露的液体中包括高放射物氚,直接接触该物质可能引发烧伤、癌症或者DNA变异。但英国海军的发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核潜艇发生泄露并没有造成任何人员伤亡,核潜艇的核反应堆和动力系统也没有受到影响或者损坏。该发言人称事故发生后,他们已经对这一海域进行了紧急隔离并在持续监测附近的环境。这位发言人说,“对首批样本的的检测结果表明,当地的环境并没有受到严重的放射性物质污染。这起泄露对当地环境造成的风险被认为可以忽略不计,从海水中取样分析的结果显示也没有受到严重污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英国南安普敦大学蒙巴顿研究中心核武专家布瑞恩-杰米逊称,英国皇家海军目前共有多艘核动力潜艇部署在德文郡海军基地,这不仅容易引发核泄露事故,同时这里的地形使之很容易成为“基地”恐怖分子的袭击目标。英国海军几乎很少出动武装巡逻舰对这些核潜艇进行护卫,这也是非常危险的举动。如果恐怖分子对德文郡核潜艇基地发动恐怖袭击,那么将会给英国民众带来巨大的心理冲击,并将会大大减弱英国的核威慑能力。杰米逊说,“目前,德文郡核基地附近已经设置了防护路障,但里面的几乎所有建筑都暴露在外面的视野中。人们通过水路可以很容易的进入核潜艇基地。”杰米逊建议称,英国国防部应该加核潜艇基地周围的防护栏,同时扩大防护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英国核监管机最新解密了一批文件显示,从2002年至2007年,英国皇家海军德文郡核潜艇基地共发生了200余起各类核事故,有的发生了轻微的核辐射泄露,有的则发生爆炸并导致士兵死亡。文件显示,仅2002年至2006年,德文郡核潜艇基地就发生了189起事故,2007年的前2个月,德文郡核潜艇基地又接连发生了12起事故,其中有3起事故达到第3安全等级。根据英国核监管部门划定的标准,核设施的安全共分为5个等级,其中第5级最高,表明将带来灾难性的可怕后果。调查结果显示,如果英军士兵和技术人员能够足够细心,很多核事故完全是可以主动避免的。(萧熙)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外媒:中国强化南海舰队 为突发事件做准备
    ·国防科工局:“嫦娥一号”卫星将择机实施落
    ·南沙守礁大校日记:守礁军医救治军民上千人
    ·张震上将:小平同志嘱托我当好江主席的参谋
    ·国台办回应所谓“共谍案”:纯属无中生有
    ·俄总统签署命令制裁向格鲁吉亚售军火的国家
    ·部分国家代表强调加沙冲突对地区军备竞赛的
    ·日媒称朝鲜对美承认已使用30公斤钚制造核武
    ·奥巴马执政第一天将命令军队制定伊拉克撤军
    ·中国海军南海舰队一艘军舰被命名为“运城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