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军事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经济人物: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美宇航局专家预言未来卫星可能要装预警系统
2009-06-09

新华网休斯敦2月12日电(记者陈如为 陈宇)美国宇航局约翰逊航天中心的科学家12日说,美俄卫星在太空相撞给人们带来的启示是,未来的卫星也许需要装备预警系统,以避免发生类似的相撞事件。

tujian.org

休斯敦约翰逊航天中心工程部航天科学处资深工程师李前鹏博士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美俄卫星在距地球约 800公里的上空相撞产生的大量碎片,可能要在太空滞留好几年,这对距地表800公里以下的其他航天器有可能造成威胁,科学家们将会再次热议如何避免太空飞行器碰撞事件发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李博士认为,一个值得尝试的设想是,人类将可能不得不制造更加“聪明”的卫星,即在未来的卫星上装备预警系统,使之预先发现危险并主动改变轨道,从而避免类似碰撞。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谈及把这个设想变成现实的难点,在美国宇航局工作了30年的李博士说,最大的困难是如何增加卫星上的动能。他对此解释说,要使卫星上的预警系统始终处于待命状态,以及使卫星在发现危险时自主改变轨道,都需要消耗大量燃料。他强调说,迄今这只是一个设想。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关于是否有其他办法避免卫星在太空碰撞,李博士说,如果在未来的卫星上扩大燃料箱,在设计使用寿命内预留出卫星的消亡时间,也不失为一个解决办法。如卫星设计寿命为12年,可以让它在工作10年左右时,利用剩余的燃料,主动改变轨道,在进入大气层之前自爆。但他也同时指出,这一设想的缺点是,卫星自爆后仍会产生碎片。不过,自爆可控,产生的碎片小,危害也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李博士说,联合国和国际通信卫星组织对近、中、远地轨道的用途和分配,都有相应的安排。这次美俄卫星在太空相撞后,有可能导致进一步细化这方面的讨论和安排。 tujian.org

     相关链接
    ·外媒:中国强化南海舰队 为突发事件做准备
    ·国防科工局:“嫦娥一号”卫星将择机实施落
    ·南沙守礁大校日记:守礁军医救治军民上千人
    ·张震上将:小平同志嘱托我当好江主席的参谋
    ·国台办回应所谓“共谍案”:纯属无中生有
    ·俄总统签署命令制裁向格鲁吉亚售军火的国家
    ·部分国家代表强调加沙冲突对地区军备竞赛的
    ·日媒称朝鲜对美承认已使用30公斤钚制造核武
    ·奥巴马执政第一天将命令军队制定伊拉克撤军
    ·中国海军南海舰队一艘军舰被命名为“运城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