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军事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经济人物: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北平入城式的民间记忆:这天的兴奋记了一辈子
2009-06-09

记录了1949年2月3日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的纪录片《北平入城式》,曾一度受到质疑,一篇用笔名发表的文章称,这部纪录片并非当时现场记录,而是一个月后组织拍摄的,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影片中所表现的欢迎解放军的热烈场面也是被组织起来的,历史上的入城是平静而陌生地接受这支队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6年CCTV新影制作部赵燕拍摄的纪录片《北平入城式之迷》播出后,质疑文章的作者找到了新影厂,坚持认为《北平入城式》是补拍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座几百年来被多次进入的城市,当时究竟是怎样的,我们通过当年亲历者的回忆来重新回到60年前刚刚和平解放的北平。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从西直门进去,接管北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解放军1949年1月31日下午接管北平防务,北平城各机构的接管也在当天进行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纪录片导演赵燕在2003年发现了一个充满挑战的选题,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纪念建厂50周年出版的《我们的足迹》一书中,老摄影师刘德源显然很气愤地在驳斥《戏剧电影报》1994年4月24日刊登的文章《解放北平有两次入城式》,后者认为北平入城式的纪录片是事后补拍,而非入城当天的真相。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北平入城式》是事后补拍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解放北平有两次入城式》一文,对记录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的当天、1949年2月3日拍摄的纪录片《北平入城式》提出三点质疑: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首先,《解放北平有两次入城式》的作者说1949年2月3日解放军从永定门入城后,并没有出现《北平入城式》中群众欢呼的场面,“北平市民只是默无一言地瞧着”。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第二,作者承认北平入城式的确壮观,但他挽惜当时没拍电影。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第三,他说人们看到的黑白片《北平入城式》,其实是一个月后组织群众重新再现的场面,因为北平老百姓觉得愧对了解放军,所以欢迎得特别热情。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赵燕带着疑问追踪核实,《戏剧电影报》2000年10月扩版并改为《北京娱乐信报》,1994年的文章虽然查到了,但是作者却没法进一步落实。 tujian.org

于是赵燕找到当年参加拍摄《北平入城式》的摄影师和助理人员,石益民、李华、赵化等几位当年从东北电影制片厂一路南下,拍摄《解放天津》、《北平入城市》并跟随解放军拍到南京和广州的几位小伙子,现在都已是耄耋之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北平入城式》“补拍说”,令这些现在80多岁的老人们情绪波动很大,他们讲述了亲身经历,以说明“补拍说” 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说法。他们的故事被赵燕用《北平入城式之迷》这部纪录片保存并播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北平入城式之迷》播出之后,那位用笔名发表《解放北平有两次入城式》的作者找到赵燕,坚持了自己的看法:2 月3日入城式一个月后,前门一带就是专门摆拍过一次入城式。赵燕解释道,1950年以后,为了配合苏联方面拍摄《中国人民的胜利》,的确在前门附近补拍过一段入城式,是彩色的。但是时间与那位作者所说的不符,因为1949年2月3日实拍入城式以后,这些部队旋即南下“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了”,几位摄影师也随着大军一起南下,不可能在北京再呆上一个月,因为他们跟拍的各兵种“宜将剩勇追穷寇”去了,那时候中南和西南多省都还没解放。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外媒:中国强化南海舰队 为突发事件做准备
    ·国防科工局:“嫦娥一号”卫星将择机实施落
    ·南沙守礁大校日记:守礁军医救治军民上千人
    ·张震上将:小平同志嘱托我当好江主席的参谋
    ·国台办回应所谓“共谍案”:纯属无中生有
    ·俄总统签署命令制裁向格鲁吉亚售军火的国家
    ·部分国家代表强调加沙冲突对地区军备竞赛的
    ·日媒称朝鲜对美承认已使用30公斤钚制造核武
    ·奥巴马执政第一天将命令军队制定伊拉克撤军
    ·中国海军南海舰队一艘军舰被命名为“运城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