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军事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经济人物: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美刊称中国无力生产先进陆战系统 需从俄进口
2009-06-09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俄专家声称包括BTR-80等很多陆战武器都是中国希望购买的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美国合众国际社10日载文章称,正如西方学者长期以来一直在预测的那样,在不久的将来,俄罗斯对华军售量会急速下跌至少75%。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总裁阿纳托利·伊赛金2月4日接受俄新社采访时称,俄罗斯对华武器出口的数量,将从占俄年武器出口总值的40%下降到10%。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文章指出,正如西方媒体不断宣扬的那样,近几年来中俄关系因为一个关键问题的存在而逐渐发生变化:中国军队要想成为一支真正强大的力量,就必须配备先进的地面作战系统与近空支持武器系统,但其目前仍然无力自主生产这些武器系统,而俄罗斯前后两任总统普京与梅德韦杰夫都拒绝对华出售这些军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文章称,俄罗斯希望对华出售防空系统、普通作战飞机以及各级战舰,其中包括北京在任何常规战争中可用来对抗美国的武器——“基洛”级柴电潜艇。不过,俄方却断然拒绝向中国出售其先进军用设备或生产先进军用设备的工业能力。文章引用俄新社报道称,自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已经同意对华出售苏霍伊设计局研制的苏-27“侧卫”战机、苏-30战机、“基洛 877”级柴电潜艇以及其他各种武器系统。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文章表示,伊赛金的这一言论,会使西方分析家大吃一惊。这是因为俄罗斯政府已不再能够从石油与天然气出口中获得大量外汇储备:虽然俄罗斯是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第二大石油与天然气综合出口国,但全球油价必须维持在每桶90美元以上的价位,俄罗斯才能够实现收支平衡。而目前石油的价格仍然在每桶40美元处上下徘徊,有时候甚至还跌到过每桶34美元的最低点。 tujian.org

文章称,虽然伊赛金表示即便是失去目前对华武器出口的大部分订单,俄罗斯政府也无需过于担心。“毕竟,俄罗斯(在全世界范围内)的销售量仍然很大。”不过,伊赛金也提及了俄中武器及技术出口领域的积极方面。他表示,俄中两国间的技术联合行动“正在从根本上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发展高科技军民两用产品”。伊赛金表示,今年1月,俄罗斯同意对华出口100台歼-10战斗机的发动机。他也证实说,中国可能会继续购买俄罗斯制造的军事运输机、空中加油机、航空发动机以及更多的防空和海上武器系统。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文章指出,据俄罗斯专家透露,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想要大批采购的俄制武器可能包括:“什米尔”(Shmel)步兵火箭筒、Nona-SVK和维拉(Vena)120毫米自行迫榴炮、Msta-S152毫米自行火炮、300毫米龙卷风(Smerch)多管火箭炮、BMP-3步兵战车、BTR-80装甲人员输送车、米-28“浩劫”和卡-50“黑鲨”武装直升机、多种三坐标雷达、海军的垂直发射“施基利1”(Shtil-1)R-29RM 地对空导弹、电子对抗设备(ECM)、舰载卡-27/卡-28直升机、生产第四代和第五代飞机发动机的技术以及高级合金钢等其他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对此,文章表示,这说明,尽管中国已经取得了惊人的经济及工业成就,但其军工企业并不具备生产众多武器的能力,特别是那些在地面行动中实施地面作战及战术空中支援的系统,导致北京方面必须从其他渠道购买这样的武器系统。(春风)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外媒:中国强化南海舰队 为突发事件做准备
    ·国防科工局:“嫦娥一号”卫星将择机实施落
    ·南沙守礁大校日记:守礁军医救治军民上千人
    ·张震上将:小平同志嘱托我当好江主席的参谋
    ·国台办回应所谓“共谍案”:纯属无中生有
    ·俄总统签署命令制裁向格鲁吉亚售军火的国家
    ·部分国家代表强调加沙冲突对地区军备竞赛的
    ·日媒称朝鲜对美承认已使用30公斤钚制造核武
    ·奥巴马执政第一天将命令军队制定伊拉克撤军
    ·中国海军南海舰队一艘军舰被命名为“运城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