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号为科研卫星,每天绕地球15圈,寿命最长3个月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伊朗3日将第一颗国产卫星“希望”号成功送入了空间轨道。伊朗总统内贾德当天亲自指挥了发射任务。西方媒体称,伊朗此举是在向国际社会展示该国高精尖技术的进步。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10年前送5颗卫星上天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伊朗国家电视台3日称,该国当天凌晨通过“使者2”号火箭将首颗国产科研卫星“希望”号成功送入太空轨道,这是伊朗“伊斯兰革命”30周年的庆祝活动之一。1979年,伊朗人在“伊斯兰革命”的旗帜下将巴列维国王赶下台,成立伊朗伊斯兰共和国。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从电视画面可以看到,夜幕中携带着卫星的火箭喷出了大量烟雾,成功发射上天,伊朗的国旗在发射场远处随风摇摆。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视台介绍,“希望”号是一颗科研卫星,每天环绕地球15圈,运行寿命最长为3个月。卫星上携带有遥感、遥测、数据处理和远程通信等系统,主要用于收集数据和测试设备,为伊朗今后发射长期运行的卫星做准备。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按照伊朗空间发展计划,该国将在2010年前将5颗卫星送上天。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西方猜测“另有目的”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发射当天,伊朗总统内贾德亲自指挥,并发布了发射卫星的命令。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得知卫星进入预定轨道之后,内贾德向伊朗的科研人员表达了自己的祝福之情。国家电视台引述内贾德的话说:“这一刻正式被载入了历史。”他还说,伊朗发射了第一颗自制卫星,希望这将是迈向正义与和平的一步。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伊朗首枚国产卫星被命名为“希望”号,该国媒体称,这寄托了伊朗人对未来进一步展开太空探索的美好愿望。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而西方媒体则认为,在伊核问题悬而未决的背景下,伊朗发射国产卫星的举动,以及该国最近几年一直着力开发重要空间探测器的做法,并不是单纯的“空间科学研究”,而是在向国际社会,特别是向西方国家展示该国的科技实力。(张乐)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