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军事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经济人物: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研究发现“中国第一块月球陨石”实系灶神星陨石
2009-06-09

科学研究发现,中国第22次南极科学考察成果中,曾经被全国多家媒体广为报道的“中国第一块月球陨石”,系发现者现场判断失误,其真实身份是灶神星陨石,这一成果收录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牵头出版的《南极陨石目录与图集》中。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陨石的发现者、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研究所研究员林杨挺介绍,从南极回来之后,当时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这块“疑似月球陨石”进行仪器分析,以验证自己现场仅凭肉眼和经验的判断是否正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由于这块陨石样品仅有0.8克,为了尽最大努力减少切割样品的损耗和避免可能的污染,林杨挺曾专门到沈阳一家工厂,利用切割光学晶体的一种金刚石线锯,花一整天的时间将陨石剖成两半。回来后,将其中半块样品用环氧树脂注胶后,再切割出一薄片,制成可在显微镜下观察的光薄片。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记得当时在显微镜下观察该光薄片,感觉不大对劲,没有看到预期的、月壤角砾岩特有的结构。进一步将样品置于电子探针下对其中的各种矿物做化学成分的定量分析,结果证实了自己判断失误。”林杨挺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否定了中国唯一可能的一块‘疑似月球陨石’,当时确实很沮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后来,在多个学术场合,林杨挺公开更正了自己原先的判断,并在向国际陨石学会陨石命名委员会申报该陨石的命名时,将其类型划分为灶神星陨石,编号为GRV 051523。 tujian.org

据介绍,月球陨石有两大类,即玄武岩和斜长岩,另外还有一些是这两类的混合。如果是玄武岩,仅凭肉眼很难判断是否为月球陨石,因为同类型陨石还可能来自火星或者灶神星。但斜长岩质陨石是月球所特有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林杨挺回忆说,当时,在南极格罗夫山蓝冰上第一眼看见这块陨石就能感觉到它很特殊,基本上有把握认为它可能来自月球、火星或者灶神星。特别是这块陨石与中国在南极发现的2块火星陨石和1块灶神星陨石有较明显的差异,表面可以看到明显的、大面积的斜长石角砾,甚至陨石特有的熔壳都呈透明状(通常陨石的熔壳是黑色的),依稀可见里面的瓷白色斜长石,外观很像斜长岩质月球陨石,所以当时肉眼鉴定为“中国第一块月球陨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条件艰苦、没有任何检测设备的南极,科学家仅凭肉眼能发现陨石就已经很不容易,对于陨石类型出现的判断失误,完全是可以理解的。”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的魏文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通过科学鉴定,我们的科学家实事求是地更正了自己的失误,这是一种非常值得肯定的‘科学精神’。”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欧阳自远院士认为,GRV 051523虽然不是月球陨石,但同样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为我们了解灶神星的物质组成、岩浆分异、多阶段撞击和热变质历史提供了新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灶神星是火星和木星之间小行星带里“个头”第二大的小行星,仅次于谷神星。研究发现,这块GRV 051523灶神星陨石是在1100摄氏度的高温下、由灶神星的岩浆结晶形成,随后深埋在地下缓慢冷却,完全结晶固化后,曾经历过多次强烈的撞击事件,形成角砾化和冲击熔脉。最后一次强烈的碰撞作用,使GRV 051523陨石脱离母体行星——灶神星的吸引,进入近地轨道,最终被地球捕获。(记者张建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外媒:中国强化南海舰队 为突发事件做准备
    ·国防科工局:“嫦娥一号”卫星将择机实施落
    ·南沙守礁大校日记:守礁军医救治军民上千人
    ·张震上将:小平同志嘱托我当好江主席的参谋
    ·国台办回应所谓“共谍案”:纯属无中生有
    ·俄总统签署命令制裁向格鲁吉亚售军火的国家
    ·部分国家代表强调加沙冲突对地区军备竞赛的
    ·日媒称朝鲜对美承认已使用30公斤钚制造核武
    ·奥巴马执政第一天将命令军队制定伊拉克撤军
    ·中国海军南海舰队一艘军舰被命名为“运城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