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参加上合军演兵力投送的解放军伊尔-76运输机群 tujian.org
我军不懈追求的现代化建设,并非一个固定不变的抽象概念,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必然要求相应的现代化。在人类社会正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迈进的当今时代,军队的现代化就必须以信息能力为核心和主导,以快速反应能力为制胜“利器”,以综合保障能力为物质支撑。而军事训练则是培育军队各项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在更高层次上完成不断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实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大力培育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和主导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现代化首先是一个涵盖物质技术内涵的概念,它产生于一定的社会物质技术形态基础之上,并与当时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紧密联系。大工业生产占据主导地位的工业时代,机械化必然成为军队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迅速而广泛的运用,引发新一轮世界军事变革,并直接导致了战争形态由机械化向信息化重大转变,信息化成为当今军队现代化的显著标志,信息能力成为战斗力生成中的核心主导要素,军队信息化水平成为影响军队建设速度和遂行军事任务的关键因素。大力培育信息能力,既是推进军队现代化的题中之义,也是履行使命任务的迫切要求。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这一战略目标的引导下,我军的信息化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我军信息化建设,必须认真总结近年信息化建设的实践经验,深化对信息化建设特点规律的认识。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抓住对全局具有重大影响的关键项目和关键环节,实现重点突破,带动整体跃升。必须从实战需要出发,把着眼点放在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上,切实抓好顶层设计,搞好需求论证,对全军部队的信息化建设实行集中统一领导和管理,坚持统一建设目标、统一规划计划、统一技术体制,避免“烟筒林立”、各行其是、互不兼容,下大力气提高我军信息化建设的实效性、适用性,提高建设的整体质量和效益。 tujian.org
信息化建设既是物质形态层面的,也是观念形态层面的。在信息化“硬件”建设方面,应加大关键技术设备的攻关力度,努力形成技术自主创新的良好机制。军民兼容是信息化建设的突出特征,应继续发掘国家信息化资源,进一步加大军民融合的深度和广度,夯实军队信息化的社会基础。在信息化“软件”建设方面,应进一步更新思想观念,创新发展信息化军事理论,彻底摆脱传统机械化思维方式的束缚,切实提高我军官兵的信息素质和信息能力。历史证明,时代更迭时期的新旧观念更替,往往是一个十分痛苦的过程。不付出革命性的艰辛努力,信息化的思想观念和素质能力就难以真正成为主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努力打造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制胜利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军队的现代化历来与“快”紧密相连。从某种意义上讲,“快”即是军队现代化的鲜明特征。人类经济技术落后的冷兵器时代,以“快”为特征的骑兵,成为古代广袤战场上的宠儿。一部中国古代军事史,历代中原帝王最头痛的,正是游牧民族部落的骑兵部队。直到火药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武器的射速和射程,才使依靠人力加畜力厮杀的作战方式相形见绌。也正是飞机、坦克等武器装备更大地提高了作战行动的快速性,才使机械化战争的快速“闪击”成为可能。“信息流”为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行动的更加快捷,提供了基本技术条件。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爆发突然、节奏加快、进程缩短。美军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过去的战争是“大”吃“小”,现代战争是“快”吃“慢”的著名论断。不难发现,依靠作战体系的快速反应,以自己战斗能量更加快速充分的释放,抑制压迫敌人战斗能量的有效作用,一直就是战争取胜的“法典”。 tujia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