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8月19日,泰国政府的最高顾问乃讪在其总理銮披汶的支持下,通过绝密的渠道,将自己的儿女送到中国学习。此乃被周恩来总理戏称为中泰关系中的“人质外交”事件。 tujian.org
当时,美国政府反对泰国和中国发生联系。乃讪的女儿常媛记得:8岁那年,出国前夕,父亲带着她参加政府要员又一次的关于中国问题的讨论会。銮披汶总理把天真可爱的常媛抱在腿上,对她父亲说:“我们小国古时候常把统治者的孩子送到中国去,这是一种‘和亲’的表示。所以,我接受你的建议,以我的名义把你的孩子送到中国去学习,以此向周恩来总理表示我们要改善两国关系的真诚。没有哪一种信任要比这种骨肉之情更深厚!”乃讪当即决定派12岁的次子常怀去中国。常媛立刻嚷道:“不,让我也去中国!我是一个政治家的女儿!”銮披汶笑了起来,连称:“啊,小公主也担负起国之大任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二战结束后,泰国在安全和经济上严重依赖美国,沦为美国反共反华棋盘上的一个小走卒。然而,仰“美”鼻息的日子并不好过,况且美国又在不断地削减对泰军援。泰国政府意识到一味盲从美国反共反华并非是正道。恰好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泰国外长万亲王同中国总理周恩来有了接触,并接受周赠予的中国丝绸等珍品。万亲王十分赞赏中国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周总理本人也深怀好感,并带着这样一个印象返回泰国:原来中国共产党人并非是美国人所描绘的那样的青面獠牙。于是,他和銮披汶总理密商,决定由乃讪挑起秘密同中国建立联系的重担。首次尝试是通过中国驻缅甸大使馆来建立同中国的联系。不料好事多磨,美国人侦悉后,大为震怒,断然严加阻止。此计不成,又生一计。乃讪翻阅了中国的古书,发现中国人较重视“和亲”,便献策:不妨采用送“儿童人质”去中国的办法,以取信于中国。作为掩饰和平衡,他在送次子和女儿去中国学习的同时,又将其长子常曼送往美国学习。此举可谓用心良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时值中秋,周总理决定接见已来华一些时日的泰国小兄妹。这天,天气格外晴朗。中南海碧波荡漾。当身着节日盛装的常怀和常媛在工作人员带领下,走进中南海,穿过花树绿荫,沿着那郁郁葱葱树丛间的小路,走上庄严、宏伟的西华厅的台阶时,周总理和夫人邓颖超已等候在门口。大家先是在西华厅前合影,而后进屋坐下。大厅里充满节日的气氛,茶几上摆满了鲜果和月饼。邓颖超让小兄妹先尝尝月饼。她说:“今天是中秋节,咱们这家人先过团圆节吧!”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懂事的小兄妹以泰国礼仪向周总理夫妇致谢,周总理夫妇也同样予以回礼。周总理亲切地问他们喜不喜欢中国。常怀笑笑不作答,妹妹则一副可怜相地直说:“周伯伯,我感到乏味。”确实,那时的北京灰蒙蒙的,仿佛是个小省城,甚至还达不到泰国的偏僻小城的水准。小兄妹曾写了封信给父母,要求立刻回泰国。可是,中泰之间没有邮电联系,信未发出。于是,兄妹俩总是捣蛋。中文老师每次来上课,他们把她捉弄得掉眼泪,还故意写错字、念错字,把房间里的灯泡也打碎了。哥哥对妹妹说:“中国领导人看我们娇生惯养这么坏,一定会送我们回泰国的。”这一切,周总理都已得到汇报。他对小兄妹说:“我理解你们的感受。我在日本时,年龄比你们大,我也曾感到很乏味,语言也不懂。所以,我劝你们要抓紧学好中文课,好吗?”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常媛点头答应,两只小手不由自主地竟把沙发坐垫花边拆了下来,折成一朵小荷花。这是妈妈在家教会她的。哥哥连忙用目光警示她要文静端坐,不可损坏主人家的沙发,但已来不及了。周总理接过小荷花欣赏,高兴地说:“你们泰国有许多优秀的文化产品,看,这就是。”常媛说:“我的布娃娃用这朵小荷花打扮一定非常漂亮。”周总理关心地问:“你把布娃娃带来了吗?”常媛失望地摇摇头。周总理紧紧地搂着她说:“不要紧,我们北京东四市场有许多漂亮的布娃娃,我派人带你们去买新的布娃娃。”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夕阳西逝夜来临。当要告别西华厅时,周总理深情地说:“銮披汶总理和你们的父亲都是有远见的人,他们把你们俩托付给我,以了解中国和它的文明,这样,你们俩将来可干大事。”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