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8日清晨,以色列士兵在行动结束后从加沙地带穿越边境返回以色列。 新华社/路透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近半个月来,以色列军队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已造成超过5000人伤亡。尽管以方指出死伤者多属哈马斯武装分子,但巴勒斯坦方面和一些国际人权组织坚称,以军在人口稠密地区使用“违禁武器”,是造成加沙人道主义危机持续升级的重要原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以军被传使用“白磷弹”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对以色列滥用武力的指控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有关“白磷弹”的传言。1月初,美联社等国际媒体在报道加沙战事时,注意到城市上空多次出现奇特的白色烟雾,由此怀疑以军发射的炮弹中含有白磷成分。稍后,英国《泰晤士报》在近距离拍摄以军炮兵阵地的照片中,也发现部分炮弹带有“WP”(白磷的英文缩写)字样,进一步印证了先前的推测。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此事经媒体热炒,甚至在中国国内也引发了激烈争议。那么,所谓“白磷弹”究竟是什么?使用这种武器是否有悖国际法呢?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权威资料《简氏弹药手册》记载,该弹的正式名称为“M825A1型白磷烟幕弹”,口径155毫米,可由美制M109自行火炮发射。每发炮弹内都填充有116卷浸泡过白磷溶液的织物;当其在距地面一定高度引爆后,就会产生多道放射状的白色烟雾,并夹杂有发光的燃烧物,外观上极易识别。到1998年为止,美国累计生产了超过46万枚M825A1,其中相当一部分出售给了以色列国防军,不少北约国家也有采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燃烧的白磷接触人体会导致重度烧伤,且难以用常规方法扑灭。因此,《联合国常规武器公约》禁止以此种物质直接打击民用目标,但默许将其作为发烟剂使用,从而在实践中留下了“灰色地带”。在某些人看来,以军在人口稠密地区大量使用白磷烟幕弹,即便并非蓄意伤害平民,也是对后者生命安全的漠视。支持以色列的声音则认为,以军已经要求巴勒斯坦民众不要在露天活动,所以即使有白磷弹落在加沙的街道上,也只会对武装分子形成威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