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1月25日至12月2日,长征中的中央红军在兴安、全州、灌阳的湘江地域,与蒋介石精心布置“围剿”红军的国民党反动派30万军队,进行了一场生死存亡的大血战,这就是著名的湘江战役。战役中,广大红军指战员以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用热血和生命掩护党中央、中央军委从以下四个渡口渡过湘江,冲过桂黄路,突破了敌人的第四道封锁线,进入越城岭山区。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大坪——红军首先突破的渡口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34年11月25日,由于敌人内部矛盾,从兴安到全州60公里湘江无人防守。军委侦知后,决定突破敌人的第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26日,右翼一军团前锋第二师及军直属队从灌阳文市出发,直奔全州凤凰乡的大坪渡口。大坪渡口位于全州县城30公里的湘江上,江东为凤凰乡大坪村,江西为绍水镇洛口村。该渡口上游500米处有一堰坝,可涉渡,但江面较广阔,容易遭敌机轰炸。而渡口所在地大坪圩(现凤凰乡大坪村委)则水深流急,仅有两只小船来回摆渡,但江面较窄,容易隐藏。27日凌晨,一军团二师在夜色的掩护下,迅速渡过该渡口,前出绍水至桂黄公路。四团沿桂黄公路南下,迅速抢占了全州与兴安交界的湘江古渡界首(该渡原为全州县管辖,1956年划归兴安县)。五团则沿桂黄路北上准备抢占古城全州,但由于湘敌先一小时占领了全州,并在鲁板桥与红军先头部队发生遭遇战,因而红军迅速在离全州15公里的桂黄公路两侧的觉山一线布置阻击阵地,此地离湘江最近的渡口——屏山渡仅2公里。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屏山——离战场最近的渡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1月28日,一军团一师与五军团一道在潇水西岸阻击了追敌,并给蒋介石的嫡系薛岳、周浑元部一个沉重的打击,使其不敢贸然前进。然后,遵照军委命令,行军赶至全州觉山参加阻击战。道县距觉山120公里,只用一天一夜,30日凌晨,一师赶至离觉山仅2公里的屏山渡。屏山渡离全州城仅10公里,渡口两岸是矗立的高山,江面狭窄,江水较深,仅一只小船摆渡,但下游300米处有一堰坝,可涉渡。红一师5000余人乘夜幕从这儿渡过湘江赶到觉山,与红二师共同阻击湘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界首——军委纵队通过的渡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界首位于省道百(里)灌(阳)公路湘江边,离全州60公里,距兴安1.5公里,为湘江古渡,江东穿过岸边的小山,到灌阳、全州及湖南道县。江西穿过小镇越桂黄公路、通资源(西延)越城岭山区。江水深急,只能两只小船摆渡。12月28日,红二师四团在杨成武、耿彪的率领下,先桂军一小时占领了该渡,并在百里村附近给前来抢占渡口的桂敌一个迎头痛击,而后,将渡口及阵地交给随后赶到的三军团,返回觉山参加阻击湘军的战斗。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三军团迅速将阻击阵地往南推至5公里的光华铺,同时军委工兵营则在渡口上用煤油桶架起浮桥,30日下午至12月1日下午,军委一纵、二纵在光华铺、觉山及湘江东岸新圩三个阻击阵地的掩护下,从界首浮桥渡过湘江及桂黄路,进入越城岭山区。12月1日下午15时,根据军委命令,工兵炸毁了浮桥。但桥刚刚炸掉,九军团的先头部队赶到江边,以能涉水过江。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九军团的一个团过江后,桂黄路光华铺阻击阵地已撤离,桂军向界首渡口蜂涌而至,九军团大部及随后的五军团十三师、八军团均改为从下游十二公里的风凰嘴渡过湘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