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内舆论认为,讲话既体现了充分善意,又划出了政治底线 tujian.org
这几天,台湾舆论一直热议的话题,就是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了进一步发展两岸关系的六点意见:一、恪守一个中国,增进政治互信;二、推进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三、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四、加强人员往来,扩大各界交流;五、维护国家主权,协商对外事务;六、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这六点意见被简称为“胡六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台湾媒体分析认为,2008年两岸基本实现“三通”后,有关所谓台湾国际空间,以及两岸军事威慑等敏感问题,势必端上“两会”(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协商日程。“胡六点”的提出,视同大陆方面正式建议台湾方面准备展开政治对话,两岸局势进入新阶段。对此,台“总统府”发言人王郁琦隔天公开回应指出,乐见两岸关系在“和平发展”的主轴上,务实促进两岸协商、交流与互惠。王郁琦同时也强调,台湾是“多元民主社会”,人民对台湾前途有不同看法都必须尊重;台当局对两岸政策“先经济后政治”的基调也不会改变,未来协商仍将以经济议题为主。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台高层全程观看讲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得知胡锦涛总书记要发表新的对台政策讲话后,台“国安会”连日邀集主管大陆事务的“陆委会”等党政高层密集研商,2008年12月31日更全程观看其讲话,掌握全部内容。在细细解读“胡六点”后,台“国安”系统认为,胡锦涛总书记的谈话在主权上维持了“一中”的既定基调,但在台湾参与国际组织、加强经贸合作、建立军事互信等“有新的讲法”。台“总统府”、国民党方面一致认为这是大陆的善意,“陆委会”与国民党12月31日下午立即分别作出正式回应,台军发言人也表示“乐观其成”。“总统府”方面先在当晚作出简短回应后,于1月1日再进一步由发言人王郁琦召开记者会,作出如上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从随后几天岛内舆论释放的信息来看,台湾对胡锦涛总书记讲话解读最多的,是参与国际组织活动问题以及两岸军事上达成互信。国民党高层就评估,“2009年5月参与WHA(世界卫生大会)的机会应该很高”。至于军事方面,甚至有传言说大陆可能逐步减少部署在东南沿海的导弹。另外,岛内特别注意了胡锦涛总书记对台湾文化价值的肯定,岛内舆论认为这一点展现了大陆的新思维,“理解台湾意识不等于‘台独’意识,这是向台湾人民交心”。对于胡锦涛总书记点名向民进党喊话,称其只要改变“台独”立场就愿意做出正面响应,岛内也有所关注。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知情人士透露,马英九的元旦贺词在2008年12月30日已经定稿,胡锦涛总书记发表对台讲话后,台“总统府”曾开会研究要不要改动马的贺词,但最后认为大陆方面分寸拿捏适度,决定不必改动。 tujian.org
大陆划出政治底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对于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台湾媒体评价说,这是大陆在两岸新形势下,拟定的今后30年对台政策方针。对于“胡六点”的出台时机,岛内分析认为,在两岸经济交流逐渐步入正轨后,双方势必将展开最敏感的政治对话。而“胡六点”正是大陆划下的两岸互动政治底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岛内,不论是“陆委会”或是其它机构的民意调查显示,“维持现状”都是台湾民众对两岸关系定位的最大公约数。但“维持现状”的内涵不只一种,至少可区分为“永久维持现状”、“维持现状、未来‘独立’”、“维持现状、未来统一”、“维持现状、未来再决定”等4种。在蓝营的多次阐释中,马英九的“维持现状”近于“维持现状、未来再决定”,于是就有了一方面与大陆展开经贸合作、文化交流,一方面又积极向美国买武器、争取国际空间。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但从“胡六点”的内容来看,北京已经很清楚地表明,大陆的“维持现状”是“维持现状、未来统一”。岛内媒体认为,“胡六点”的战术意义在于把北京的立场全盘托出,为未来的两岸互动设定政治底线。 tujian.org
“胡六点”出台后,国际媒体也做了相应报道。新加坡《联合早报》社论指出,国民党重新上台后,跨越台湾海峡的接触和交流之所以“突飞猛进”,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彼此间有一定程度的互信基础,那就是台湾“不独”。但这种良性互动,似乎主要是以满足台湾方面的需求而进行的,虽是两厢情愿,但难免迟早会遇到瓶颈。首先是因为“善意”毕竟只是个态度,虽能为两岸关系改善创造有利气氛,但却不能长久规范两岸关系的发展方向;其二,“善意”固然重要,但双方所追求的内涵却是“务实”。假如善意换不来实在的结果,那就谈不上“务实”,“善意”也就难以持久。因此,社论认为,除释放善意之外,大陆和台湾都必须顾及到对方的所图、所想,不能单方面地予取予求,而自己却不愿意作出更多让步,同时也不应抱持急功近利的短视心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