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军事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经济人物: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现代装备令海盗敢叫板 声称欧盟舰队没什么可怕
2009-06-08

●在欧盟舰队开赴索马里海域时,海盗扬言“没什么可怕的”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8年12月8日,欧盟正式启动在索马里海域打击海盗的军事行动。此前,欧盟已在海外执行了20次维和行动,但这是首次针对海盗展开海上军事行动。面对装备先进的欧盟舰队,索马里海盗扬言“没什么可怕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海盗之所以如此嚣张,是因为这个海域地处“非洲之角”和阿拉伯半岛之间,很多小型捕鱼船和货轮在此行驶,鱼龙混杂,为海盗船只的出没提供了天然的庇护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从得手的“天裕8号”渔船和“天狼星”号油轮来看,“天裕8号”渔船就是在索马里以南的肯尼亚沿海被劫持的,那里距离索马里海盗经常活动的亚丁湾有2000多公里。“天狼星”号被劫地点则更远——位于肯尼亚东南部港口城市蒙巴萨以东700多公里的印度洋上。海盗的活动范围扩大,增加了各国军舰打击海盗的难度。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AK-47步枪、肩扛式火箭筒、快艇、卫星通讯设备已成为海盗的标准装备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与古代海盗打着“骷髅旗”明火执仗地公然抢劫相比,现代海盗的武器装备相当先进,AK-47步枪、肩扛式火箭筒、快艇、卫星通讯设备已成为标准装备,其组织指挥已走上了专业化的道路。 

tujian.org

6年前,索马里海盗总数一直在100人以下,而现在已经达到1100人到1200人。如今的索马里海盗,已经是实力雄厚的高技术海上军事组织,指挥系统以正副指挥官的称谓按军队序列编制,可称得上是第二“海军”。海盗武装组织依靠远距离通讯,可指挥200海里外的海盗船,甚至能在800海里外的公海成功挟持油轮。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全球95%以上的海盗都装备有现代化武器。现在,有的海盗甚至还配备有舰对舰导弹。他们通过互联网,与世界各地的犯罪集团、恐怖分子联系,随时获得“猎物”的信息。现代海盗比其前辈更强悍,其组织更为严密,攻击方式更加诡秘。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海盗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让人防不胜防,他们15分钟内就可控制一条船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目前,索马里海盗的行动很有计划。他们先把船只装扮成普通的大型帆船,然后驶出海岸线240公里海域,开始寻找可攻击的目标。装载量大、船体下沉、行驶速度慢的货轮是他们最喜欢的猎物。确定目标后,海盗兵分几路,派出快艇悄悄接近目标。他们把带钩子的绳子固定在目标船体上,爬上甲板,拿出机枪或手榴弹威胁船员就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通常情况下,索马里海盗在一次劫船中多则会出动3-4艘快艇。小艇上有4名海盗,一个人操作快艇,一个人扛着火箭筒,还有两人手持AK-47步枪。登船后,海盗会在第一时间控制驾驶舱,将船只开到自己控制的港口看管。  tujian.org

海盗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让人防不胜防。海盗头目之一的阿卜杜勒·哈桑曾对媒体宣称:“成功的劫船行动关键在于速度。我的手下可以在15分钟内完成辨认、登船、控制行动。”(刘文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印度开始量产阿卡什防空导弹 首批两套年底
    ·军报透露:歼-10所配空空导弹射程超过100公
    ·《集结号》在台湾大受欢迎:国共内战解放军
    ·美军在巴格达地区逮捕4名什叶派武装组织成
    ·中国驻西沙部队有望告别蔬菜靠大陆补给的历
    ·欧盟舰队下周起将在索马里附近海域打海盗
    ·驻伊美军F-16战斗机起飞时着火 飞行员逃离
    ·印度新型战斗机采办项目进展顺利 进入最后
    ·中国国防部长梁光烈会见日本籍老战士访华团
    ·韩媒称朝鲜警告韩国停止侵犯领海 放弃侵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