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军事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经济人物: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军报:中国新型武器不应盲目追求“撒手锏”
2009-06-08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任何一个国家的军队要想战胜强大的对手都需要“精良”的武器装备作后盾。为锻造出胜人一筹的“撒手锏”,世界各国不遗余力。然而,脱离技术、造价、应用等实际情况,往往事倍功半,甚至导致中途夭折。最有名的要算是前苏联的潜水导弹快艇事件了。 tujian.org

1958年,赫鲁晓夫视察黑海舰队,突发奇想的要将导弹快艇与潜艇合二为一,以形成既能隐蔽接敌又能保持强大攻击力的新艇种。由于两种船只存在巨大技术矛盾,3年里毫无进展,最终不得不因赫鲁晓夫下台而告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无独有偶,德国在武器装备的求新创异上也曾让世人咋舌。德国20世纪30年代研制了重达1350吨,弹重达7100公斤,射程为24公里,各种操作、维修、技术服务人员达400人之多的“多拉”巨型火炮。1942年7月,“多拉”在克里米亚总算派上了用场,结果德军向苏军发射了百余枚炮弹全部钻入地下爆炸了,这种耗尽人力、财力的“梦之炮”,不得不在1943年4月炸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由此不难看出,那种唯武器论,或靠“一招鲜,吃遍天”的作战理念,不仅难以达到预期战争效果,还有可能将战斗力建设的方向引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目前,我军虽然武器装备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但总体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军队相比还有相当差距;军队员额得到了精简,但力量结构尤其是军兵种内部结构不够合理;官兵军事技术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偏低,特别是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紧缺;一些体制机制上制约军队建设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军队建设发展和军事斗争准备中还不同程度存在资源分散、重复建设、政出多门、职责不清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正因为如此,一方面,更应该立足现有,优化整合,挖掘老装备的潜力,力求在装备开发运用和技术融合上求突破,形成“新老结合、优势互补”的聚合力。另一方面,要切实在加大人才培养上下功夫。当前我军官兵的智能、技能素质还比较薄弱,个别人还存在一种依赖装备、成败装备和唯命装备的非理性意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当然,我们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并不是否认“撒手锏”武器装备在未来战场的制胜作用,关键是如何科学有序地重点发展急需装备,挖潜改革好现有的装备,切实把有什么装备打什么仗和打什么仗锻造什么装备的战略决策与实际需求有机的结合起来,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领导武器装备建设的科学决策,转化为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方法,切实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努力实现人与武器装备的最佳结合。(李占良)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印度开始量产阿卡什防空导弹 首批两套年底
    ·军报透露:歼-10所配空空导弹射程超过100公
    ·《集结号》在台湾大受欢迎:国共内战解放军
    ·美军在巴格达地区逮捕4名什叶派武装组织成
    ·中国驻西沙部队有望告别蔬菜靠大陆补给的历
    ·欧盟舰队下周起将在索马里附近海域打海盗
    ·驻伊美军F-16战斗机起飞时着火 飞行员逃离
    ·印度新型战斗机采办项目进展顺利 进入最后
    ·中国国防部长梁光烈会见日本籍老战士访华团
    ·韩媒称朝鲜警告韩国停止侵犯领海 放弃侵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