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月2日讯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日前提出“胡六点”,建议两岸就军事问题接触交流达成和平协议;最新一期的《亚洲周刊》报导,待两岸开展军事交流,大陆届时将逐步减少瞄准台湾的导弹数量,这是北京给台湾人民的新年贺礼。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报道说,中南海曾透过各种渠道,了解要达成和平协议,台湾人最希望北京做出什么象征性行动,结果是撤除对台导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北京军事战略专家透露,撤不撤除针对台湾的导弹部署,大陆军方有过争论。不过半年来,两岸释放的和平信息越来越浓,台海和平有望持续存在,而大陆军方的关注点又向东北亚、东南亚和印度洋转移;尤其最近大陆海军远征非洲,转移军方高层视线,因此,逐步减少部署在大陆东南沿海的对台导弹,取得共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不过,大陆军事战略家说,大陆的敌情顾虑、或者说潜在威胁,不只是在台湾一个方向,根据国防需要,近、中、远射程都具备的导弹力量,大陆导弹部队在大陆各地都有正常部署,不仅仅针对台湾。 tujian.org
报导说,就军事意义而言,撤出部署在湖南、安徽等地的地对地导弹,对缓解海峡军事威慑,实质意义不大,重新部署导弹不用超过四十小时。不过,逐渐撤除对台导弹,毕竟是台湾老百姓能认同的和平符号。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报道: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胡锦涛提出进一步发展两岸关系六点意见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胡锦涛提军事互信机制 台湾已有谈判准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评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两岸梯级和平将成全球新范式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大陆作大调整,台还死抱意识形态故步自封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新网北京12月31日电 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31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胡锦涛说,1979年元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示了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两岸关系发展由此揭开了新的历史篇章。《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标志着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理论和实践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他说,30年来,两岸关系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最重要的是要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真诚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胡锦涛在讲话中高度评价了邓小平为确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作出的历史性贡献,高度评价了江泽民为丰富和发展中央对台方针政策作出的重大贡献,精辟概括了《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年来两岸关系发展的主要成果,全面总结了祖国大陆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主要经验。 tujian.org
胡锦涛说,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两岸关系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积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全民族的团结、和谐、昌盛,我们应该把坚持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作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把深化交流合作推进协商谈判作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途径,把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作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强大动力,携手共进,戮力同心,努力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tujian.org
胡锦涛在讲话中还提出了进一步发展两岸关系的六点意见:一、恪守一个中国,增进政治互信;二、推进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三、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四、加强人员往来,扩大各界交流;五、维护国家主权,协商对外事务;六、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胡锦涛最后表示,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包括大陆和台湾在内的中国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家园,两岸同胞有责任把它维护好,建设好。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尽管前进道路上还会出现困难和阻碍,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不懈努力,紧紧依靠两岸同胞,就一定能够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锦绣前程。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主持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座谈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李建国,全国政协副主席、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中央主席林文漪,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主席刘凯,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王毅先后发言。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央党政军群有关部门和北京市负责人,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以及各界代表等出席了座谈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台海网1月1日讯 国家主席胡锦涛指两岸可探讨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台湾军方回应,台“国防部”已完成建立两岸军事互信机制政策纲领,相关规划和人才都已经准备好了,只要两岸协商排定时程表,军方就可以派人与大陆谈,但台方初期先以退伍或文职的非军职人员进行接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台媒报道,台前“国防部”副部长林中斌认为,胡锦涛所提的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内涵恐怕与台湾所谓的建立两岸军事互信机制不同。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林中斌说,台湾队所提的军事互信机制,是过去美苏建立的信心建立措施(CBMs),是以对等地位所建立的军事互信机制,但大陆这次所提的是军事安全互信机制。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他了解,其内涵不同于台湾认知的CBMs,名称上的些许差异,某部分就是显现这项机制并非过去国际上国对国间的军事互信机制,不过对于名称上的不同,马政府应该也能接受。 tujian.org
针对两岸建立军事互信机制的议题,“国防部长”陈肇敏曾指出,如果时机成熟、有需要,两岸军方高层也可面对面谈。不过,军方初期规划未来是先由刚退伍的军官进行接触,接着依文职官员、低阶军官、高阶军官的方式进行,至于谈判人才,陈肇敏表示,台军方面的谈判人才都已经准备好了。但据军方内部评估,两岸复谈初步还是进行事务性协商,互信机制的军事议题,短期内应暂时无法触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国防部”表示,推动两岸军事互信机制的近程阶段中,初期除将公布“国防”报告书、预先公告演习活动,保证不率先攻击、遵守核武五不政策、公布海峡行动准则外,台湾将持续释出善意、争取舆论支持,并推动军事学术交流和建立军事热线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另在中程规划上,希望两岸签署海峡共同行为准则等;远程阶段则依政府和平协议签订,结束两岸敌对,确保台海和平稳定。 tujian.org
作者:白烁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30周年会上发表六点对台政策方针,不仅显示了大陆对两岸问题拥有更大的自信互信和积极态度,意味着两岸和平正在经济和文化交流基础上逐步踏入政治、外交、军事问题的新突破点上,更昭示着两岸的“梯级和平”方式将成为全球新范式,为解决地区冲突提供新思维。 tujian.org
全球范围内的地区冲突各有特色,有的是主权归属问题,如北爱尔兰和平进程;有的是国内民族冲突,如车臣事件、科索沃冲突;还有的是国与国之间的冲突,如正在开战的中东巴以冲突和备战的南亚印巴冲突。中国的台海问题性质虽然不属于其中任何一种,但所呈现的梯级和平策略,却给世界解决地区冲突和矛盾带来诸多启示,其中最核心的是“不同而合”。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人在处理两岸关系时所显现出的杰出智慧,表现在和平沿梯级逐层上升上。30年前,中国大陆实行改革开放,主动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新政策,并且基于民族大义和血肉亲情而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轰,提出两岸尽快通航通邮,探亲旅游,发展贸易。承认“两制”而谋求和平,是典型的“不同而合”,两岸紧张气氛也便和缓下来,和平进程踏上第一个阶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近10年后,两岸同胞长期隔绝状态被打破,以经济合作为主题的交往日益密切。台商投资大陆不仅给大陆带来新产业和就业机会,自己也赚到钱,台湾企业有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民间交往日渐深化的基础上,1992年两岸达成“九二共识”,举行首次“汪辜会谈”,开始全面思考和平战略,和平进程又上一个台阶。 tujian.org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李登辉、陈水扁开始进行“去中国化”运动,大肆倡导台独,大陆一方面抑制台独风潮,一方面坚持经济交往、民生互惠和文化交流,使得两岸民间交流并没有因台岛政治风云变化而倒退,更是坚定了两岸人民“造福整个中华民族”的信心。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当两岸经济和民间交往已交织在一起不可分离时,2005年国共两党政治家实现了历史性会晤,达成“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2008年3月,台湾局势发生积极变化,两岸迈出了“大三通”的历史性步伐。两岸和平也因此迈上更高的阶梯。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现在,对于胡锦涛的六项主张,台湾方面表示乐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务实促进两岸协商、交流与互惠,并为终结两岸敌对状态,增进相互了解与合作开创新契机,期待两岸未来以更多智慧、理解、创意与包容,克服障碍、续创两岸新格局。可见,两岸的相互理解和默契已经先行。按照这个思路走下去,两岸会逐渐弥合分歧,最终实现永久和平,并且为世界解决地区冲突与矛盾提供新的范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白烁(广东 学者) tujian.org
中新网1月2日电 台湾《联合报》2日刊发社论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31 日就两岸关系提出六项主张,将成为下阶段中共对台政策的主轴。胡锦涛的温情喊话,显示北京对台湾问题有了更开放的态度,值得肯定。且看“江八点”到“胡六点”的变化,中共都可以作出这么大的调整,台湾还能死抱着意识形态故步自封吗?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文章摘录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岛内各界对“胡六点”的解读,多半持肯定态度,认为表达了善意和理解。胡锦涛选在中共发表“告台湾同胞书”30周年发表讲话,从时机上看,是抓住了当前两岸融冰的契机,要避免双方关系再倒回民进党时代的冷硬僵峙。从战略上看,他展现了对个人领导权威和中国崛起的自信,因而抛出更多的现实操作空间,争取台湾朝野和人民的认同。亦即,胡锦涛一方面要向岛内宣告北京对台战略要向新的阶段进展,一方面也要抓紧机会向台湾伸出善意之手,让两岸关系不致再向“台独”的不归路上倾斜,因此采取了刚软并济的手法。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们看“胡六点”,虽仍一再强调“一中”原则及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但值得注意的是,文中特别提到两岸在未统一前的政治关系可以“务实探讨”,这是以往不曾提过的说法。这显示,对内要强调“一中”,对台要凸显“务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形之下,国民党对“胡六点”表示肯定,但马英九当局的实际反应却显得保守,其实也是迁就岛内政治现实的不得不然。去年两岸关系快速解冻,大三通的开航、两岸论坛和交流互访的频繁,都掀起一波热潮;然而其实际效益如何,仍有待时间检验。以台湾民意之善变,执政党若将两岸关系炒得沸沸扬扬,人民在生活中却感受不到实质的增益,势必引发反弹,这当然是马当局必须审慎以对的。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最稳健的作法,是从双方分歧最小的CECA开始,搭建起两岸综合性的经济合作;俟双方往来模式逐渐成形,再顺着经贸的主轴,渐次将两岸关系向外交、军事领域拉开、晕染。如果从CECA能实现台湾向亚太或东协的衔接,如果台湾能在适当安排下参与WHO的活动,那么,台湾人民才可能相信“军事安全互信机制”不会只是一张薄纸,所谓“尊重台湾意识”也不只是口头示好而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胡六点”的提出,显示北京对台湾问题有了更开放的态度,值得肯定。过去十多年的故步自封,使台湾在两岸竞争中陷于劣势;这项缺口,我们要用双赢的思维、灵活的战略扳回来。且看“江八点”到“胡六点”的变化,中共都可以作出这么大的调整,台湾还能死抱着意识形态故步自封吗? tujia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