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军事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经济人物: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中印反恐联训印象:印军反恐也强调“人民战争”
2009-05-20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印官兵联合演练(新华军事记者 李刚 摄)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专访“携手-2008”中印联训中方军事专家组组长田义祥大校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新华社记者 李刚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2月10日上午,印度贝尔高姆。记者在“携手-2008”中印联训的共同训练现场,就此次联训与2007年昆明中印陆军首次反恐联合训练的不同之处、印军反恐作战的特点等问题,实地采访了中方军事专家组组长田义祥大校。

tujian.org

反恐面临新挑战 联训难度增加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新华社记者:这次和印度进行联合训练是第二次,它和2007年中印两国在中国昆明的联训比较有什么不同?其次,双方联训印军在反恐上有什么特点?最后就是中国官兵是第一次在印度的国土上同印度官兵近距离接触,他们的印象如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田义祥:首先,根据中印两国、两军领导人达成的共识,双方军事专家组在 2008年10月(印度普纳)和2008年11月(中国成都)进行了两次磋商。在磋商中对本次联训的内容、方式等进行了设计确定。与第一次相比较,主要有“三个没变”和“三个深化”。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第一个没变是联训的课题,依然是反恐;第二个没变就是联训的规模和兵力,双方均派出一个连规模的兵力混编施训;第三个没变就是联训的方式,还是分为展示装备、共同训练和综合演练三个阶段来组织。

tujian.org

如果说有变化,则是体现在“三个深化”。第一是联训的融合度加深了。去年联训双方在共同训练上的技战术主要侧重于演示和观摩,但是今年的共同训练侧重点则在互教互学,加强对对方技战术的了解、掌握和借鉴。 tujian.org

第二个就是综合演练的设置难度加深了。去年联训的反恐课题是以山地反恐为背景,侧重于突袭“恐怖分子”聚集的训练营地。而今年的联训背景则是“恐怖分子”藏匿于乡村民居中,这就需要反恐部队实施封控、近距离搜索和打击,反恐行动的难度加大了。因为这不仅需要控制“恐怖分子”,防止其潜逃,还要避免对平民的误伤。在村庄中搜索“恐怖分子”,敌人在暗处,士兵还要有效地保存自己。与去年“分段”式的演练相比,今年的综合演练则是双方参训分队要15个小时昼夜连续实施。除了演练重点课目外,还涉及了很多勤务性的课目。比如夜间机动、夜间射击、野外宿营、警戒哨派遣、潜伏等内容。这都加大了训练难度。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第三个是从中方来讲,联训环境生疏、复杂。去年中方部队使用的都是自己的训练场地和设施。今年则是完全陌生的,如果不到现地,许多官兵都不知道贝尔高姆这个地方。此外,许多训练设施标准也不一样,这次联训是中国军队第一次使用印军的训练器材、设施、场地进行训练,而且印军的参训分队也不是驻防在这里,是从300公里外调过来的。但是从联训的成果来看,双方官兵的士气高昂,精神饱满,都表现出了过硬的军事素质和良好的战斗作风。可以说,双方都从对方身上学习到了很多训练上的宝贵经验,共享了双方反恐作战的训练成果。我个人认为,这次联训在反恐技术、战术上双方有一定互补性。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印度开始量产阿卡什防空导弹 首批两套年底
    ·军报透露:歼-10所配空空导弹射程超过100公
    ·《集结号》在台湾大受欢迎:国共内战解放军
    ·中国驻西沙部队有望告别蔬菜靠大陆补给的历
    ·欧盟舰队下周起将在索马里附近海域打海盗
    ·驻伊美军F-16战斗机起飞时着火 飞行员逃离
    ·印度新型战斗机采办项目进展顺利 进入最后
    ·中国国防部长梁光烈会见日本籍老战士访华团
    ·韩媒称朝鲜警告韩国停止侵犯领海 放弃侵略
    ·安保权威:“逢奥必扰”已成敌对势力潜规则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