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jian.org
资料图:中国红旗-64型地空导弹,看来这种导弹可以在低温下工作 tujian.org
2005年的冬天,出奇的寒冷。 tujian.org
某新型地空导弹鉴定试验进入关键阶段。大年初二,二区导弹试验站站长陈功吃了几口妻子准备好的饺子,匆匆赶到试验站。此时,站里承担该型导弹试验的20余名官兵早就守候在工作厂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陈站长凭直觉感到,厂房此时的气温根本无法满足导弹准备工作。一旦厂房内的温度不能达到温度要求,即使导弹测试完毕,导弹各部分组装后,用来填补缝隙的腻子也无法在规定时间达到发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而上级已明确导弹发射时间。怎么办?官兵们七嘴八舌地开起了"诸葛亮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四级士官宋永红灵机一动,"厂房大,我们能不能在里面建个大棚,在大棚里加温!"小宋的提议让陈站长兴奋不已。他与另外几个技术骨干商量后,当场指示后勤处立即着手制作。晚饭前,一座标准的塑料大棚建好了。他们又将4台立式空调搬进大棚,调好温度,对大棚进行加热。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大棚内温度计的水银汞柱缓慢上升。 3℃、5℃、12℃……当温度定格在规定要求范围内时,现场的官兵自发地鼓起了掌。随后,技术干部胡俊杰带着10多名士官,将等待密封的4发导弹推进大棚内,连夜将腻子进行了填充。 tujian.org
塑料大棚内的"导弹",体温慢慢上升,站长陈功终于长长地出了一口气。第三天早上,4发测试完成的导弹按时装上了导弹发射车,运往发射阵地。(空政宣传部供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