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放军电子干扰部队紧急出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报特约记者 万钧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自从无线电投入军事用途,截获敌方通讯内容并加以解读便成为技术侦察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台湾当局一直将截收大陆军民电讯作为工作重点,并在美国协助下,于大陆周边布设了一张刺探情报的“无形之网”。今年11月出版的台湾《全球防卫杂志》,载文揭开了这段隐秘历史的内幕。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全面监控大陆军民电讯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目前,台湾军方的通讯侦察/监听系统,是由“国防部电讯发展室”(简称“电展室”)及所辖30余个地面监听站组成。其侦察范围涵盖大陆现有无线电和卫星通讯频率,可掌握台湾周边500公里内的通讯情报。“电展室”的工作以截收解放军、武警各部的日常通讯为主,并每天将获取的信息分类,分送相关部门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各监听站均有自身的责任区域,可全天候自动监测辖区内的电讯状况,然后通过军用网络将资料传回“电展室”分析。后者设有电子情报总资料库,除自动分析监测资料外,还能对发现的电台、雷达等重要设施进行编号,并制作相应的电子情报参数表。该资料库与设在台军各军种的分库以加密方式连接,以实现情报共享。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此外,台“国安局”的监听能力也不容小视。文章称,“国安局”拥有代号“安康”的独立监听系统,其硬件较军方更精良,侦察范围比“电展室”更大,目标则集中于新华社与各国分社间、中国外交部与驻外使领馆间的电讯等。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所有这些侦察网络,均由“监测”和“定向”两大系统构成。形象地讲,前者相当于“耳朵”,后者则起到“眼睛”的作用。藉此收集到的电子信号情报,除了用于评估大陆军事部署与武器发展情况外,还可在战时帮助台湾军方判断大陆方面的战略意图,乃至作战行动所处阶段及进展。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