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军事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经济人物: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直击中越两国广西边界最后一片雷区排雷现场(图)
2009-05-20


图为士兵在搜排地雷。中新社发 蒋雪林 摄 tujian.org

三十二岁的朱振宝是广西边防某部排雷队的一员,他本月七日将退伍返回家乡山东老家。部队领导本来安排他这几天休息。但已在中越边境线上排雷十多年的他,觉得这是最后一片雷场,能参加这里的排雷很有意义,他坚决要求随队完成排除这片雷区后,才肯返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他和二十多名战友一起,赶赴熟悉又陌生的雷场。扛炸药、制作点火管、进入雷区爆破,搜排,标示地雷,引爆地雷。这些工作他和战友们无数次地重复过。由初次排雷的兴奋,到多次排雷后的麻木,再到今天,变得恋恋不舍。朱振宝和战友们对于能亲手完成这项任务,感到非常自豪。朱振宝说:“排雷工作马上就要结束了,勘界立碑也即将结束,内心感到轻松而高兴。我相信,排雷工作将走入历史,边界不会再有雷障,将变成和平友好发展的通道。”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自二00二年以来,朱振宝所在的部队转战广西龙州和大新两县几百公里的边境线上,鞋子磨破了四双,来回在崎岖的山路上跋涉二千多公里,过程充满着危险和艰辛,但看到中越双边友好不断加深,中国和东盟的合作不断深入,自己能为双边的友好发展做点实事,朱振宝和战友们感到非常欣慰。 tujian.org

历时六年的中越边境广西段勘界清障排雷,进入今年十二月份后,只剩下了广西龙州县科甲马鞍山雷区。十二月三日,广西边防某部排雷队受命清除这片雷区。这几天这支排雷队将进行密集作业,进行边境线上最后阶段的排雷。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雷区四处充满危险。排雷队长刘云庆说,这次广西勘界排雷雷场分布地形复杂多样。雷区跨度一千零二十多公里;广西边境地区埋设的地雷种类有压发雷、绊发雷、跳雷、定向雷、触发雷、抛撒雷、防坦克雷等二十多种,它们中有美制地雷、苏制地雷、越制地雷及中国研制的地雷,有的埋设十余年后逐步开始失效,有的三十至四十年还爆炸伤人。加上地雷埋设时间长,锈蚀严重,有的变得更为敏感,稍有触动就会爆炸;更令人头疼的是,那些埋设精巧的“诡雷”。这种雷往往被埋在石缝、山旮旯、树杈等地方,而且多是两三颗串连在一起,人称“连环雷”、“母子雷”、“阴阳雷”,让人防不胜防。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轰隆隆!”只见一团浓烟陡然升起,地动山摇。刘云庆一声令下,战友们刚刚发现的一颗五八式防步兵地雷被引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浓烟过后,战士们都安然无恙。刘云庆说,这个雷场倾斜度约在七十度左右,非常陡峭,爬上爬下,要靠扶着路旁的树木,而路的两边就裸露出四五枚地雷,非常危险。但由于战士们均严格按照排雷操作规程进行排雷,这次排雷没有发生安全事故。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刘云庆说,每次排雷前都反复查明雷场情况,六年来,先后派出二十多个调查组共三百多人次,沿防区边境线勘察近四百多公里,较准确地查清了边境雷场分布、性质和种类等情况。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为确保排雷安全,这支部队制定了严格的安全措施。对不遵守操作规程的战士,坚决不准上雷场排雷。但由于排雷时间跨度大,在长时间的排雷过程中,有些战士出现了思想松懈现象。刘云庆一经发现,均给予严厉惩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六年来,广西边防某部排雷队研制了几种切实可行的扫雷方法,扫雷速度之快、成本之低、伤亡人数之少,在世界扫雷史上都罕见。(蒋雪林 李立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印度开始量产阿卡什防空导弹 首批两套年底
    ·军报透露:歼-10所配空空导弹射程超过100公
    ·《集结号》在台湾大受欢迎:国共内战解放军
    ·中国驻西沙部队有望告别蔬菜靠大陆补给的历
    ·欧盟舰队下周起将在索马里附近海域打海盗
    ·驻伊美军F-16战斗机起飞时着火 飞行员逃离
    ·印度新型战斗机采办项目进展顺利 进入最后
    ·中国国防部长梁光烈会见日本籍老战士访华团
    ·韩媒称朝鲜警告韩国停止侵犯领海 放弃侵略
    ·安保权威:“逢奥必扰”已成敌对势力潜规则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