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俄媒体11月12日报道,俄罗斯和中国两国工作小组就中方向俄两家石油公司提供250亿美元贷款,以及建设东西伯利亚至太平洋石油管道中国支线等问题在北京进行了谈判,但双方在一些问题上存在的分歧使谈判暂时停止。报道称,双方主要是在贷款利率和国家担保问题上存在分歧,因此谈判没有取得成果。参加谈判的俄代表团部分成员已返回莫斯科。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其实,这是件“各取所需、互利互惠”的事儿,此项合作既可使中国获得稳定的石油供应,又能帮助俄罗斯能源企业走出“债台高筑”的恶性循环,而后者对今天的俄罗斯显得更加重要。因为如此事大幅推迟,将对俄罗斯政府的能源战略造成打击。据路透社报道称,中俄石油谈判暂停的消息传出后,相关的俄两大石油公司股价再度重挫。 tujian.org
目前,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俄国内经济形势并不那么“乐观”,油价下跌、卢布走软、外债激增、失业率增加等一连串难题,都让“梅普组合”挠头。也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中俄石油管道合作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但这似乎让俄国内的某些人感觉心里不舒服,俄国内再次针对中俄石油合作出现了让人不愉快的“杂音”。俄《独立报》10月30日曾发表题为《俄罗斯可能落进中国人陷阱》的文章称,“最终俄罗斯石油公司将严重依赖中国市场,并不得不以中国伙伴提出的价格向他们供油。”这从侧面暴露出少数俄罗斯人那种“不是滋味的心理”,自己家里都捉襟见肘了,还要打肿脸……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俄《生意人报》13日披露,备忘录中没有规定贷款利率,但双方初步同意利率在6%~9%的水平上。然而,中方目前要求将固定利率变为以伦敦同业拆借利率(LIBOR)为基础的浮动利率。第二个问题是还贷的担保。此前预计,俄罗斯石油公司以石油供应为担保,石油管道运输公司以管道基础设施抵押为担保,俄罗斯政府提供国家担保。但消息人士表示,目前中方提出了五项不同形式的担保,从国家担保到石油开采和收入担保。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该报道还称,为刺激国内经济发展,中国政府通过了总额约6000亿美元的投资计划。重点包括在2010年之前投资发展城乡电力设施和基础建设,以及煤炭开采运输等项目,但回避了燃料能源行业。该报认为,从2005年开始,中国经济从煤电转向侧重天然气和核能发电。很可能,这一投资计划意味着该项目被冻结若干年,客观上降低中国石油需求的增长。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