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直-15首架机身 (摄影:袁宗澍)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环球时报赴哈尔滨特派记者袁宗澍报道:2008年11月15日,哈尔滨飞机工业公司向欧洲直升机公司交付了首架直-15(EC-175)先进中型多用途直升机的机身,在交付仪式现场,环球时报记者采访了前来出席交付仪式的欧洲直升机公司副总裁、EC175项目总监孔博(COMBES)先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记者:请问欧直为什么要和中国进行这样的合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孔博:关于这个问题,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在欧直的直升机序列内我们需要一个这样吨位的直升机,而中国的航空工业也有同样的需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第二个原因,我们和中国有很长的合作历史,尤其是和哈飞,双方彼此都很了解。我们有很多共同的利益,所以我确信我们在一起合作一定会成功。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记者:请问孔博先生,您如何评价EC175项目中的中方同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孔博:你知道,如果你不喜欢一个人,那你就没法跟他一起合作,我们有非常悠久的合作历史,互相非常信任。生产这样一种大功率的直升机,是一项非常困难的。作出这样的决策并不是很容易,但我们对中方非常有信心,所以才会做出这样的决策,我相信中方有能力胜任这项工作,我认为我们这次的决策是正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记者:欧直在以前也和哈飞有过合作,您觉得这次的合作和以前有何不同?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孔博:我觉得有很大的不同,因为这是第一次双方负责的部分各占50%的合作,实际上我们的合作历史很长,一开始中方是引进生产技术专利,只是在生产方面进行合作;到EC120项目时我们开始了研制方面的合作;而现在的EC175项目,我们进行的是50%对50%的合作,可以这么说,我们之间有一段长达三十年的共同故事。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记者:最后我想问一下您怎么看中法直升机合作的前景? tujian.org
孔博:我希望前景是光明的。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记者: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孔博:不客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