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军事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经济人物: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中国某型装备增加抗干扰电路后催生新的检测系统
2009-05-20

给检测设备嵌入实战“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装备更新了,检验技术也必须随之升级。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次,某型装备经模拟仿真测试系统检测,产品指标完全符合要求,但靶场试验时却“打不响”。事后分析,总装武汉军代局的军代表们发现,是模拟仿真测试设备的计量标准出了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手工检测少了,需要在计算机屏幕前完成的验收工作就多了。如何保证室内模拟仿真测试系统“验得准、测得真”,成了军代表面临的又一难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为此,该军代局每年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到各部队进行追踪调研,采集装备在复杂环境中使用的各种技术参数,为模拟仿真检测设备嵌入实战“芯”。近年来,他们成立了21个检验技术革新攻关小组,帮助工厂研制和改进了200多种模拟检测设备,通过模拟检测的50多种装备都经受住了近似实战的考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某型装备技术升级后,增加了抗干扰电路,传统检测设备无法检验这项性能指标。为解决难题,驻厂军代表便着手自主开发研制,经过一年多攻关,一套专用抗干扰电路检测系统研制成功。原来检测某新装备需要5种设备,耗时50多分钟,测试精度只能到百分位,使用新研制的检测系统,只需50秒就能完成所有性能参数的测试,精度达到千分位。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建立质量隐患过滤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某新型装备按照图纸和规范验收均合格,然而,部队在实际使用中却暴露出检测维护困难、软件防误操作能力差等问题,影响了该装备战斗力的快速生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切以实战需求为标准,军代局及时转变验收观念,变“符合性”验收为“适用性”验收。针对装备生产的各个环节,军代表建起了符合图纸规范以外的质量隐患过滤机制,使质量隐患在研制、生产过程中得到及时解决。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某军代室承担了近10个工厂的军品检验验收任务,上百个日常质量监督点的巨大工作量让军代表疲于奔波。为改变传统工作方式,军代表从全系统、全寿命保证装备质量管理的角度出发,建立重要质量监控点,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监督效率。某型装备的一批产品验收原来需要一个多月,而现在只需一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训练场上有了“移动车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新装备出厂、配发到部队,不等于画上了句号。作为装备使用“第一人”,军代表必须要延伸服务半径,将技术服务延伸到训练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某型装备是部队的主战装备,分布在全国各地。实施传统的返厂集中改装,不但周期长,而且成本高。为此,军代局研制了某型方舱式集成加工中心,内设小型化、一体化的加工设备和专用工具,满足了该型装备现场改造的需求。 tujian.org

训练场上的“移动车间”,打破了装备不进厂不能改装的“移动车间”辗转行程2万多公里,在部队进行现场改装、现场排除故障、现场培训人员,不到半年时间,就把只能使用单一弹种的某型装备全部“升级”为可使用多弹种的新装备。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今年初,某新型装备列装,该军代局超前研制的维修保障系统也随之交付部队。官兵们使用该软件,使该型装备形成战斗力的周期缩短了一半。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印度开始量产阿卡什防空导弹 首批两套年底
    ·印度新型战斗机采办项目进展顺利 进入最后
    ·中国国防部长梁光烈会见日本籍老战士访华团
    ·韩媒称朝鲜警告韩国停止侵犯领海 放弃侵略
    ·安保权威:“逢奥必扰”已成敌对势力潜规则
    ·B-2资料被盗?美又担心中国弄走F-16技术
    ·斯里兰卡总统:今年内攻下泰米尔叛军总部
    ·欧盟在布鲁塞尔举行峰会讨论施压 俄方准备
    ·梁光烈观看空军新型武器录象 肯定南京战区
    ·朝鲜哨兵射杀韩国游客续:两国陷入互相指责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