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军事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经济人物: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专家:俄海军人才流失系核潜艇事故根本原因
2009-05-20

中新网11月11日电 俄新网消息,俄罗斯海军核潜艇"海豹"号在太平洋西岸水域进行试验工作时,因消防系统出现氟利昂泄漏事故,造成20人死亡,20余人受伤。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海事技术问题主任研究员,前海军退役上校根纳季·伊拉里奥诺夫认为,事故有可能是由于此类潜艇过分强调自动化,以及在进行试验时组织工作问题所致。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伊拉里奥诺夫在接受俄新社采访时说,这类潜艇的自动化程度高,吃水量大,而且乘员只有70人。在美国同级潜艇上服役的人数要多出一倍。遗憾的是,俄罗斯的研发人员把希望寄托在自动化设计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此外,当时在潜艇试验工作人员的专业经验薄弱,也可能成为事故原因之一。事故发生时,潜艇上有很多人并非军职人员。据俄罗斯海军方面掌握的情况,潜艇自10月末开始进行行驶试验,潜艇上有208人,其中军队在职服役人员不超过一半,只有81人。其余的乘员都是潜艇制造企业的工作人员--他们来自阿穆尔造船厂。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伊拉里奥诺夫说,在"海豹"号核潜艇上装备的是化学消防系统,所有消防剂都是特殊型号的氟里昂。这类化学消防剂的特点是能够迅速分离燃油和氧气的接触,但是毒性高。如果人少量接触此类化学消防剂将出现头晕恶心症状,而超量接触则可导致死亡。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伊拉里奥诺夫介绍,在潜艇做试验,释放消防剂时,有经验的潜艇服役人员马上就戴上个人的呼吸面罩。他说,按照规定,潜艇所有服役人员不仅必须许会如何使用个人呼吸面罩,还要求必须随身携带。潜艇服役人员使用呼吸面罩,已经被训练到下意识的程度。戴上这个面罩可以在20分钟内保持呼吸。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伊拉里奥诺夫认为,此类事故,尤其是发生在潜艇的前部的消防剂泄漏,不算严重事故。从当时情况判断,潜艇上没有装载武器,和核动力装置也没关系。而且也不可能是发生火灾,这对核潜艇来讲不算严重。但是很遗憾,消防剂泄漏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的重大事故。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伊拉里奥诺夫同时说,这也从侧面证明试验的组织工作做得不好,而且是体制性的。通常在进行试验或者军方从生产厂家手里验收潜艇时,最容易发生事故。在潜艇上有大量军职、文职人员和专家等混杂,很难有效做好组织工作。他回忆说,在苏联时代,造船厂每年要为海军生产三至五艘潜艇,而现在是五年才生产一艘。人们已经忘记了安全问题,丧失了专业知识。他认为,俄罗斯海军丢失了这一领域的专业人才和宝贵的经验,这是发生事故的根本原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印度开始量产阿卡什防空导弹 首批两套年底
    ·印度新型战斗机采办项目进展顺利 进入最后
    ·中国国防部长梁光烈会见日本籍老战士访华团
    ·韩媒称朝鲜警告韩国停止侵犯领海 放弃侵略
    ·安保权威:“逢奥必扰”已成敌对势力潜规则
    ·B-2资料被盗?美又担心中国弄走F-16技术
    ·斯里兰卡总统:今年内攻下泰米尔叛军总部
    ·欧盟在布鲁塞尔举行峰会讨论施压 俄方准备
    ·梁光烈观看空军新型武器录象 肯定南京战区
    ·朝鲜哨兵射杀韩国游客续:两国陷入互相指责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