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军事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具影响力品牌专题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媒体称中国四代战机在沈飞研制 隐身技术获突破
2009-05-20

tujian.org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背景展板上显示中国正在研制第四代涡轮风扇发动机和第四代战斗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的四代机肯定是中国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中国航空报文章报道:10月17~21日,中国航空工业在沈飞举办航空科技咨询活动,41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应邀参加了以“重点型号发展”为主题的科技咨询活动。其中有两院院士顾诵芬、歼十飞机总设计师宋文骢、“飞豹”飞机总设计师陈一坚、K8飞机总设计师石屏等11位在航空工业系统工作的院士,还有“神舟”系列总设计师戚发轫、西工大女教授张立同等在其他科学领域和高等院校工作的30位院士。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告诉我们这样的一个事实,中国的四代重型歼击机将由沈飞承担;并将汇集全中国目前掌握的最先进的航空技术研制成果来打造;中国的下一代战机将用自己的标准体系来建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大多数的军事爱好者都知道,第四代战机就美国一家搞了出来,美国想保持住它在这方面的优势,是不可能将F22隐形战机这一明显具有四代机特征的技术传授给别国的,甚至近距离观看也不允许,可见第四代重型歼击机的军事机密程度。其他各国研制同类战机只能根据第四代战机的通用特点并结合自己掌握的最新技术来进行,所以说各国要研制的第四代战机会各不相同,会采用本国所掌握的各具特色的标准体系。中国研制的第四代战机也一样,也一定是具有中国标准的东西。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漫谈中国在第四代战机领域的技术突破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众所周知,美国的F-22战机有五大特征,隐身、超音速巡航、高机动能力和敏捷性、综合化航电系统和良好的可维护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目前,中国在这些领域都进行了研究,并有专业的文献出现在专业的期刊上,笔者摘录了一些,代表作品有《第四代发动机不加力超声速巡航性能的研究》、《对第四代战斗机综合航电系统的构想》、《第四代战斗机作战需求研究》等等。这些资料都是公开的研究成果,还有很多技术成果不便公开。譬如国外的一些军事刊物和军事网站上宣传的中国太行发动机推重比达到9和隐身技术的研究突破点等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隐身技术研究突破点,更是令人叫绝。

tujian.org

目前已经有国内的文献更是直截了当地说:“中国航空工业对于飞机隐身技术进行过长时间的研究和试验,在结构设计、材料和涂料的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很多的成就,完全可以通过努力设计出达到第四代战机要求的隐身战斗机”。要知道中国有了推重比为9的太行改发动机就可以能够直接设计出满足超音速巡航和高机动性于一身的第四代战机,再加上隐身技术、航电和可维护性上的最新成就,中国第四代战机的研究瓶颈技术障碍被排除,剩下的就是花费时间整合的问题了。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航空自主原创的标准规范体系即将形成 tujian.org

以前我国研制战机,不是采用俄式标准就是参照欧美标准,譬如歼5、歼6、歼7是采用的俄标准和规范,而歼10、歼11B是参照采用欧美标准。现在我国通过几十年的技术积累,终于可以自豪的说,我国即将拥有自主原创的标准战机——中国的第四代战机。四代机的研制就是分水岭,就代表我们民族独特的品牌形成,它将会向全世界宣告航空届又多了一个标准体系,一个中国航空特有的标准体系。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印度开始量产阿卡什防空导弹 首批两套年底
    ·安保权威:“逢奥必扰”已成敌对势力潜规则
    ·B-2资料被盗?美又担心中国弄走F-16技术
    ·欧盟在布鲁塞尔举行峰会讨论施压 俄方准备
    ·梁光烈观看空军新型武器录象 肯定南京战区
    ·朝鲜哨兵射杀韩国游客续:两国陷入互相指责
    ·官兵立下军令状 武警北京总队奥运安保准备
    ·台军营附近黑帮泛滥 校门发申请引少年加入
    ·媒体揭秘奥运安保中国陆海空三军部署
    ·中国新一代航天测量船在海上完成设备精度鉴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