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鸣铮(左二)查看旧物记者叶茂林实习生李溪摄
tujian.org
1938年10月24日,大武汉保卫战的最后一天,中山舰在长江武昌金口江面谱下一曲绝唱,沉没水底。次日,武汉沦陷于日军铁蹄下…… tujian.org
70年后的今天,又逢中山舰之蒙难日。当年幸存者之一,95岁高龄的抗日老人陈鸣铮昨日携夫人周淑芳、女儿陈历莉等一行6人从台湾悄然抵汉,祭奠自己心中永不沉没的中山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下午四时许,刚下飞机的陈鸣铮顾不上旅途劳顿,急切地奔赴武昌农讲所。自从1997年中山舰被打捞出水后,船上的近3000件文物便存放在这里的库房内,其中不少正等待着老人为它们验明正身。陪同老人一起前来的是中山舰博物馆馆长叶俊之。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库房狭小的办公室内,一场与历史的对话正在进行:“这是缆绳发射器,船靠岸时要先‘打一枪’出去”,老人轻轻抚摩着一个形似手枪的东西喃喃自语;一块刻着“长崎三菱造船所明治四十五年六月制造”的椭圆形标牌,让老人明确了舰艇的身份;突然,一块圆形刻有“中山”二字的标牌令老人眼前一亮,他迫不及待伸手接过来,一边轻抚一边叹道:“哦,中山,当年我在小舢板上看过很多这样的标牌。”说完这句便哽咽不语,忧伤之情弥漫上饱经风霜的脸……一件件锈迹斑驳的历史证物负载着累累弹痕,给老人及观者留下无尽的追思。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陈鸣铮1938年在武汉会战期间亲历中山舰海空大血战全程,是至今两位在世的中山舰幸存者之一,另一位是现侨居美国的张奇骏。中山舰博物馆馆长叶俊之介绍,10年前陈鸣铮曾专程来汉参加中山舰金口蒙难60周年纪念活动:“那时中山舰还在湖北造船厂修复。”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0年后的今天,中山舰终于有了自己的新家——它已于今年5月重回殉难地金口,落户于一座公园式博物馆内。 tujian.org
当记者问到是否会去中山舰的“新家”看看,老人不禁露出一丝欣慰之情:“70年了,我盼这一天足足盼了70年。”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