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印度发射“月船一号”探月卫星。
三个值得写的问题是: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印度为什么总要把中国当成目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滕建群:这和印度的大国心态有关。多年来,印度一直希望挤身于大国地位中,发展核武器,发展航天产业都是想证明印度的大国地位和身份。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而且追赶的目标也不仅仅是中国。2007年初,我到印度新德里访问,一进宾馆房间就看见当天报纸通栏写着:“2027年印度赶超美国”。看后有点可笑,这让人想起中国的“大跃进”。2027年印度能赶上美国?我认为很难,大家可拭目以待。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不应怕印度追超中国。就跟一场高手林立的田径赛一样,只有你追我赶,才能比出好成绩。有印度在后面追赶我们,我们的步伐可能会更快些。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二、中印在航天领域里的差距有多大?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滕建群:这是个很难类比的问题。中国和印度有着不同的起点、不同的目标、不同的方式,所以在航天领域里所占据的地位是不一样的。我注意到印度航天科学家说,这次他们发射的探月卫星比中国的先进。其实,中、日、印向月球发射卫星的目的差不多,都是探测月球表面的物质,并为下一步登月做准备。不同的是,印度这次要向月球表面进行一次撞击,并在月球上插旗,宣示印度在月球上的存在。 tujian.org
航天是需要巨额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产业。和印度比,中国至少在这样几个方面占据着优势:第一,经过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经济实力有长足发展,这为我们进行航天探索奠定物质基础。第二,我们建立起完整的航天基础设施,包括发射场、收回场、测控站和船。第三,培养了梯次搭配的航天人才队伍,从“神舟”系列我们可以看出,许多“老总”级人物是四十岁左右的年轻人,这一点连美国科学家都感叹不如。21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如果把现在具有航天能力的国家进行区分的话,那第一集团仍然是美国和俄罗斯;第二集团则是中国、日本、欧盟和印度。在第二集团中,中国的地位遥遥。比方说,中国运载火箭的发射成功率看,长征系统多年来几乎是百分之百。而从1979年以来印度火箭共发射25次,不但发射数量少,且成功率低,25次中有5次失败,占五分之一。这次“月船”发射原来计划是在今年初,后来推迟到夏天,但为确保“完不无一失”,最后推迟到10月末发射。再比如,中国载人航天几年前就实现,而印度计划到2015年才能实现载人飞行,两国至少差了10年。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