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资料图:网上流传的防空兵指挥学院臂章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2004年5月8日,中央军委命令组建新的防空兵指挥学院。学院升格,全院官兵为之振奋,更感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随着新军事变革的深入发展,地面防空部队已成为一支重要的作战力量。自行高炮武器系统、地空导弹系统等信息化程度高的新型防空武器,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有数量规模,更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指挥人才。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院党委“一班人”深刻认识到,“升格”既带来发展机遇,更带来挑战。能不能完成军委、总部赋予的使命任务,是对学院最直接、最现实的政治考验。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西南某防空兵训练场。一名佩戴少将军衔和大家一起训练的军官格外引人注目,他认真听仔细记,适时提出问题,浑身的汗水全然不知。他就是带队调研的防空兵指挥学院教授李万胜。为使任职教育办出高质量,党委常委分头带队,组织专家教授组成调研组,马不停蹄上高原、下江南……20多份调研论证报告,使他们摸清了部队岗位任职需求和防空兵部队面临的现实问题,抓住了教学转型的根本,明确了把学院建成防空兵指挥人才培养中心、作战理论创新中心、作战仿真实验中心和决策咨询中心的办学目标。与之相配套,学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教学、科研、人才发展规划和举措,走开了不同寻常的转型之路。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建立20多种“实践型、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模型,制定96个应急人才培养方案、41种任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着眼岗位需求,打破专业壁垒,将战役战术、作战指挥、侦察、政治工作等学科交叉融合,编著专题式教材4部和与之相配套的作战想定5部,基本教材12部、辅助和参考教材20余部。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采取超常措施,打造高水平教研队伍。别具特色的课程首席教授制度、作战部队代职制度、学科学术带头人聘任制度,使教员队伍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为培养高素质防空兵指挥人才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营造环境搭平台。学院投资上千万元新建了用于5级指挥所联合演练的防空兵作战指挥模拟训练中心,建成11个指挥所演练专修室、6个参谋业务专修室;投资3000多万元建立了信息作战、复杂电磁环境训练等适应未来作战需要的44个专业教室,完善了多个实践训练基地,形成了从基础到应用、从单项到综合、从基地化到实战化的系列配套场地。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他们还针对任职教育周期短、节奏快的特点,摸索出“理论研究——想定作业——现地教学——网上演练——综合演习”“五步法”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学员实践能力,使实践教学达到该院教学内容的53%以上,先后30多次组织不同班次的学员开展现地教学,实现了从注重知识传授向重视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跨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新模式带来新成效,经过培训的干部任职能力明显提高。高速靶机空中干扰、复杂电磁环境中某型武器施训等开创了我军防空兵军事训练的先河;“砺剑-防空2006”、“砺剑-2007”等综合演习大显身手;由学员参与的全军院校首次某车载地空导弹实弹射击,取得5发5中的好成绩,并首次成功实现了对小型快速移动靶标的射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振翅不畏征程远。短短4年间,他们完成20余批次、1400多人的任职培训任务,75%的学员成为部队训练和战术演习的骨干;师团职学员对教学的满意度达到90%;取得军队科研成果奖129项。年轻的防空兵指挥学院忠实履行新的使命与任务,在转型的新征途上,向着建设一流指挥学院的目标迈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