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军事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具影响力品牌专题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改革开放30年:“银河-Ⅰ”计算机研制成功
2009-05-20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银河-Ⅰ”巨型计算机 [资料图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国防科大计算机学院宽敞、明亮的“银河”机房里,矗立着一台由7个机柜组成的圆柱形机器。这就是该校于1983年12月研制成功的我国第一台巨型计算机。她的诞生,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日等少数国家之后,能独立设计和制造巨型机的国家。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金秋时节,记者采访了参与和领导“银河-I”首台巨型计算机研制的国防科大原计算机研究所副所长——已是82岁高龄的胡守仁教授。

tujian.org

“运算速度一次不能少;研制时间一天不能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谈起我国首台巨型计算机的研制,胡教授一下子就打开了记忆的闸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原“哈军工”的基础上组建国防科技大学;也是这一年,我们开始了首台巨型计算机的研制工作。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为什么要研制自己的巨型计算机?邓小平同志的讲话掷地有声:“中国要搞四个现代化,不能没有巨型机!”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胡教授说,改革开放前,由于没有高性能的计算机,我国勘探的石油矿藏数据和资料不得不用飞机送到国外去处理,不仅费用昂贵,而且受制于人。当我国提出向某发达国家进口一台性能不算很高的计算机时,对方却提出:必须为这台机器建一个六面不透光的“安全区”,能进入“安全区”的只能是巴黎统筹组织的工作人员。外国人明摆着是在卡我们的脖子啊!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78年3月,全国第一次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此后,中央在重要会议上,正式下决心研制巨型计算机,以解决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大型科学计算问题。主持会议的邓小平同志将这一任务交给了国防科委,并点名要国防科大承担研制任务。时任国防科委主任的张爱萍上将向邓小平立下了军令状:一定尽快研制出中国的巨型计算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时任国防科大计算机研究所所长的慈云桂教授听到这消息,连声说:好,好,就等着这一天呀!国防科委副主任张震寰对国防科大提出的要求是:运算速度一次不能少;研制时间一天不能多。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要争一口气,不让外国人再卡我们的脖子

tujian.org

研制巨型计算机,谈何容易?胡教授回忆道: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技术落后,资料匮乏,西方国家又对我们实行技术封锁,了解国外研制巨型机的情况十分有限。国防科大虽然是国内最早研制计算机的单位,但此前为远望号测量船研制的“151”机,每秒运算速度只有100万次,而现在要研制每秒运算一亿次的机器,计算机运算速度一下要提高100倍,其困难不言而喻。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但是,困难没有吓倒我们。当时,大家只有一个信念,全力以赴造出自己的巨型机,大家把它叫“争气机”,就是要争一口气,不让外国人再卡我们的脖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研制工作迅速展开之后,各种复杂技术问题随之冒了出来。走什么样的技术路线?采取什么样的体系结构?如何实现每秒一亿次的运算速度?问题像一个个“拦路虎”。天道酬勤,5年没日没夜的顽强拼搏,以慈云桂所长为代表的科研人员,闯过了一个个理论、技术和工艺难关,攻克了数以百计的技术难题,创造性地提出了“双向量阵列”结构,大大提高机器的运算速度,提前一年完成了研制任务,系统达到并超过了预定的性能指标,机器稳定可靠,且经费只用了原计划的五分之一。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张爱萍亲自挥笔将巨型计算机命名为“银河”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83年12月26日,我国第一台命名为“银河”的亿次巨型计算机正式通过国家技术鉴定,这是改革开放初期在科技领域取得的一个重大成果。国防科委张爱萍主任亲自挥笔命名为“银河”,并题诗一首:“亿万星辰汇银河,世人难知有几多。神机妙算巧安排,笑向繁星任高歌。”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消息传到北京后,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亲自签署命令,为研制者们荣记集体一等功,称赞计算机研究所是一支“国防科研战线上敢于进取,能打硬仗的先进集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实现研制生产与开发的共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胡教授告诉记者:自从有了巨型计算机,我国的大型科学计算就不再受制于人,外国人想卡我们的脖子再也没门了。我们在设计研制巨型计算机的过程中,就坚持研制生产与开发应用相结合,把“好用”、“实用”作为国产巨型机走向市场的生命线。比如,在首台巨型机研制时,就与国家气象部门探讨气象领域对巨型机的需求,突破了向量化并行算法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开发出了我国第一个全面向量化的大型应用软件——“高分辨率中期预报模式银河高效软件系统”,使国产“银河”巨型机完成24小时天气预报的运行时间由过去的10700秒缩短为3900秒,一年就可为国家节省机时费300多万元。后来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发布5至7天中期数值天气预报的国家之一。如今,“银河”系列巨型机广泛应用于天气预报、空气动力实验、工程物理、石油勘探、地震数据处理等领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王握文 司宏伟)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印度开始量产阿卡什防空导弹 首批两套年底
    ·安保权威:“逢奥必扰”已成敌对势力潜规则
    ·B-2资料被盗?美又担心中国弄走F-16技术
    ·欧盟在布鲁塞尔举行峰会讨论施压 俄方准备
    ·梁光烈观看空军新型武器录象 肯定南京战区
    ·朝鲜哨兵射杀韩国游客续:两国陷入互相指责
    ·官兵立下军令状 武警北京总队奥运安保准备
    ·台军营附近黑帮泛滥 校门发申请引少年加入
    ·媒体揭秘奥运安保中国陆海空三军部署
    ·中国新一代航天测量船在海上完成设备精度鉴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