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军事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具影响力品牌专题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未来作战,兵贵精而不贵多
2009-05-20

●广州军区某机械化师师长李桥铭

作为一个有着32年兵龄的老兵,改革开放以来我军的3次精简整编我都赶上了。在此期间,我从基层连排指挥员一直干到师主官,长期在各个岗位上从事作战、训练,我更是切身感受到,要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兵贵精而不贵多。 tujian.org

1985年百万大裁军时,我是基层部队的一名连长。一声令下,我所在的高炮师被缩编为旅。同许多官兵一样,我心里也是忐忑不安:作战任务不变,师改成旅,编制、人员和装备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能行吗?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随着新编制的逐步落实,部队很快就发生了焕然一新的变化。首长机关减掉了五分之四,指挥机构更加精干高效,传达一份作战命令较以往要快好几倍。而新型雷达和导弹分队的加入,则大大延伸了部队的“视距”和“力臂”。在减编后的第一次实战演练中,通过高炮与导弹的混合编组,我们部队的防御范围扩大了10多倍,战斗力较以往大大提升,一个旅的战斗力甚至强于一个师。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97年裁军50万,2003年裁军20万,这两次大的精简整编,同样对我所在的部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说实话,这些年来,看着一些老的兵种和岗位退出历史的舞台,一些老战友也因此回到了地方,我的感情上是舍不得的。但一看到陆军航空兵、电子对抗部队等现代化的高技术兵种加入到我们的序列,陆军步兵所占比率不断下降,技术兵种已上升成为主角,我从内心深处感到鼓舞。作为一名指挥员,我亲身体会到,通过几次体制编制调整,部队关系理顺了,结构更优化了,更适应现代作战了。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7年,我光荣地成为了“岭南雄师”的军事主官。在3次裁军的前后30年里,这支部队从骡马化、摩托化、机械化一路走来,如今所有主战装备都具有较高的信息化含量,军官的文化程度基本达到本科,师团党委班子的硕士、博士比例过半,基地化、模拟化、网络化的训练手段广泛运用,部队战斗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这几年,我们师年年都要组织和参加联合战术兵团演练,官兵们的联合意识、部队的联合作战能力大大提升。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有人开玩笑说,我们部队的战斗力是用钱“砸”出来的。此话不虚,随便一个连队的装备资产就是上千万,甚至过亿,一辆坦克一天的训练就得消耗上千元。而培养一名优秀的指战员更是花费不菲,就拿我来说,我曾多次被送到大学深造、培训,出国考察和留学。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奠定的雄厚经济基础,没有裁减军队员额将有限军费投入到装备建设、人才培养之中的编制体制调整,就不会有我们这支部队的今天,我也不可能成长为一名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和军事本领,肩负打赢现代战争重担的师指挥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事实表明,为适应世界军事发展趋势、加强军队质量建设,党中央、中央军委审时度势,做出3次大裁军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我坚信,在新一代领导集体的带领下,在党的科学理论指导下,我军编制体制的调整改革仍将进一步深化,必将为有效履行好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提供有力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解放军报》第3版 发布时间: 2008-10-17 06:2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印度开始量产阿卡什防空导弹 首批两套年底
    ·安保权威:“逢奥必扰”已成敌对势力潜规则
    ·B-2资料被盗?美又担心中国弄走F-16技术
    ·欧盟在布鲁塞尔举行峰会讨论施压 俄方准备
    ·梁光烈观看空军新型武器录象 肯定南京战区
    ·朝鲜哨兵射杀韩国游客续:两国陷入互相指责
    ·官兵立下军令状 武警北京总队奥运安保准备
    ·台军营附近黑帮泛滥 校门发申请引少年加入
    ·媒体揭秘奥运安保中国陆海空三军部署
    ·中国新一代航天测量船在海上完成设备精度鉴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