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军事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具影响力品牌专题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亚洲时报:中国需要更敏锐的太空目光
2009-05-20

香港《亚洲时报》10月16日文章,原题:中国对太空的眼光需要更敏锐 要想成为具有主导性的太空强国,中国必须加快步伐,在地球观测卫星技术方面取得领先地位。然而,由于这一领域的竞争正变得越来越激烈,使中国的任务变得远比以前预想中更艰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自2005年“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大会”在北京召开以来,与本地区国家分享地球观测卫星技术一直是中国的优先选择。过去几年中,来自亚洲许多国家的研究生在中国资助下学习空间技术和应用。中国计划在老挝修建新的基站,并向缅甸提供相应的地球观测卫星技术。在拉美,巴西也成了中国最大的地球观测卫星技术合作伙伴。中国还计划于2013年为委内瑞拉发射一颗地球观测卫星。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尽管开展了如此众多的行动,但中国可能仍将被迫重新考虑地球观测卫星技术战略。另外两个亚洲空间机构———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的角色越来越突出。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尤其是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它将迫使中国官员夜晚难以入眠。印度的斯里哈里科塔太空中心比中国海南岛的最新发射中心更靠近赤道。印度正快速进入东南亚、非洲和世界其他地区市场,并同以色列和欧洲国家签署了几项发射合同和卫星协议。此外,印度还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发射远程学习卫星的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即使中国能找到有效方法来削弱印度的努力并吸引新客户,它仍要面对欧洲航天局的“全球环境与安全监测”计划及美国的“数字地球”等卫星项目的竞争。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但四川地震给中国带来地球观测卫星战略发展的新契机。它使中科院的地球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已敞开的门缝变得更宽。全球地球观测卫星技术竞争的特点已发生变化,中国的重点和目标也将在未来10年内改变。▲(作者皮特·布朗,伊文译) tujian.org

更多内容阅读登陆环球网(www.huanqiu.com)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印度开始量产阿卡什防空导弹 首批两套年底
    ·安保权威:“逢奥必扰”已成敌对势力潜规则
    ·B-2资料被盗?美又担心中国弄走F-16技术
    ·欧盟在布鲁塞尔举行峰会讨论施压 俄方准备
    ·梁光烈观看空军新型武器录象 肯定南京战区
    ·朝鲜哨兵射杀韩国游客续:两国陷入互相指责
    ·官兵立下军令状 武警北京总队奥运安保准备
    ·台军营附近黑帮泛滥 校门发申请引少年加入
    ·媒体揭秘奥运安保中国陆海空三军部署
    ·中国新一代航天测量船在海上完成设备精度鉴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