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第一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出征前夕。
“回首2000年至今,中国政府共派遣维和警察1373人次。在海地、东帝汶、科索沃、波黑、利比里亚、阿富汗、苏丹(共计7个任务区),都有中国维和警察的身影。”这是公安部国际合作局副局长郭宝山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披露的一组权威数字。 tujian.org
在这8年中,中国维和警察不辱使命,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和赞誉。至今,他们仍在创造并保持着“无一伤亡、无一违纪、无一退返”的“三无”纪录,且全部被授予联合国和平勋章。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那么,在烽火硝烟的维和战场上,中国维和警察走过了怎样的8年“抗战”路?中国维和警察又将向何处发展?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近日对公安部国际合作局副局长郭宝山(以下简称郭)进行了独家专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维和行动有力配合了我国的总体外交工作 tujian.org
记者:我们知道联合国维和行动源于1948年中东战争后期,那么现在的维和行动与那时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郭:第一次维和行动是中东停火监督团,主要目的是为了隔离交战双方,监督停火协议的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冷战结束后,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民族矛盾和种族冲突成为世界热点。随着维和行动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新任务区的相继开辟,现在的维和行动已不再是单纯的武装调停和停火监督,而是包括遣散军事力量、监督停火、监督民主选举、保障人权和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等在内的多项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联合国维和警察由各成员国派出的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警官组成。在任务区,联合国维和警察接受维和警察总警监的领导。维和警察主要职责是监督派驻地警察执法、帮助维护社会治安、培训当地警察和开展司法协助等。随着维和任务的复杂化和多样化,维和警察在维和行动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人员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记者:中国公安机关为什么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郭:这充分体现了我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中国维和警察在国际舞台上既展示了中国警察文明、专业、勤奋的良好形象,又在任务区的实践中,学到了较先进的警务理念、警察管理体制和相关的警务技术,增强了国际执法的水平,储备了参与国际执法合作的人才,促进了公安机关的队伍建设和改革,还有力地配合了我国的总体外交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