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是兴是亡,从来都离不开纵横沙场的将士,他们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也是一个群体。从这期开始,“新说历史”栏目将推出“战将系列”。他们或战功显赫却命运多舛,或经历坎坷却个性张扬,但他们的传奇,从不曾淹没于浩瀚的史海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吴起(约公元前440年——前381年),战国初期卓越的军事统帅,一生经历“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其余均解”;杰出的军事理论家,著有《吴起兵法》,与《孙子》合称“孙吴兵法”;著名的政治改革家,才华堪与商鞅媲美。但是,这些丰功伟绩却是吴起用薄情和寡义换来的。来信发下毒誓来信吴起是卫国人,家境富裕。少年吴起人生最大的目标就是“出名要趁早”。于是他决定云游四海,去寻找机遇。来信不过“海外留学”的费用毕竟高昂,年轻的吴起大手大脚惯了,运气又不太好,散财求官几年下来,不仅没有找到供他一展身手的合适工作,还连累得父母倾家荡产,乡亲们纷纷嘲笑他是个败家子。吴起一怒之下杀了30多人,为了保命,他不得不星夜逃亡到鲁国。临行前,吴起从胳膊上咬下一块肉来,对母亲发誓说:“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到了鲁国之后,吴起投到著名思想家、孔子的得意弟子曾参门下念书。过了一段时间,吴起的母亲去世了,吴起想想自己临走前发得毒誓,坚决不回家奔丧。曾子是个大孝子,觉得一个人如此不孝,简直连禽兽都不如,立马就和吴起绝交并将他赶走了。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吴起在外面转悠了几年,不知从哪里学到了出神入化的兵法。关于吴起的师父,有人说是鬼谷子,有人说是石申,《史记》中干脆就没提,成了一个谜。学成之后吴起跑去侍奉鲁国国君。刚好齐国进攻鲁国,鲁君想拜吴起为将。可是吴起的妻子恰恰是齐国人,鲁君迟疑不决。吴起眼看做将相的第一步即将迈出去,怎么也不能让家庭拖了后腿,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杀了妻子,表示自己清白。鲁君遂拜吴起为将。果然,吴起小试牛刀,大破齐军。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是吴起生平第一次领兵作战,他仿佛看到美好的前程正在向他招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但吴起显然高兴得太早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虽然那个时候人事档案制度还不是很健全,不过纸终归是包不住火的。不晓得是哪个知道底细的人把吴起母死不奔丧的行径捅给了鲁君。鲁君一听,原来你吴起不光杀妻,连母亲的葬礼都不参加,对功名利禄这么热衷,保不定哪天因为更大的荣华富贵也会背叛我啊。鲁君不敢再用吴起,罢了他的将军官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