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军事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具影响力品牌专题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俄军在美国门口军演 图160将发射全部巡航导弹
2009-05-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俄制图160战略轰炸机将在此次演习中把全部机载巡航导弹都发射出去 tujian.org

本报特约记者/吴敏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从10月6日开始,俄空军战略航空兵动用20架轰炸机,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为期一周的大练兵。虽然此次军演只是俄军“稳定-2008”战略首长司令部演习的一部分,但却引起军事专家们的普遍关注:一方面,部分参演轰炸机将挂满导弹并全部发射,动作之大尚属首次;另一方面,刚从美国后院载誉而归的图-160,演习期间将再次飞抵白令海,在美国家门口示威。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爆“猛料”吸引眼球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为吸引人们对此次演习的注意力,俄空军新闻发言人德里克上校早在10月2日就向俄新社爆料说,此次远程航空兵演习特别之处在于,“参演图-160和图-95MC战略轰炸机将挂满巡航导弹,并全部发射。”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俄罗斯独立后的首任空军司令杰伊涅金大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图-95战略轰炸机1984年在演习中首次全部发射6枚机载巡航导弹,从那时到现在再也没搞过这样的演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让杰伊涅金感到惊讶的是德里克有关图-160也将发射全部机载导弹的说法,他指出,“图-160从来就没进行过机载全部12枚巡航导弹的发射训练,因为这太贵了。”据这位将军介绍,战略轰炸机1枚巡航导弹的价格相当于80年代一套75平米住房的价格。 tujian.org

10月7日,俄军《红星报》发表介绍性文章,让人得出了比较明确的答案。实际上,在参演的近20架图-160、图-95MC和图-22M3轰炸机中,仅有少量飞机会进行“巡航导弹教练弹”的“满载荷全发射”演练。 tujian.org

突出空中威慑能力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红星报》的说明降低了此次演习的“吓人”程度,但恢复战略轰炸机已中断24年的“满载荷全发射”演练,却无疑让人们看到了俄军方增强空中威慑能力的决心。除此之外,据俄媒体介绍,此次演习还有其它几个引人注目的特点,也说明俄军意欲提高远程航空兵在国家“三位一体”核战略中的地位。

tujian.org

首先,演习规模大,参演机型多。为完成既定演习计划,俄空军第37战略空军集团军将动用驻俄西南部萨拉托夫州的恩格斯空军基地、远东靠近中俄边境的乌克赖纳空军基地及设在领土最东端的阿纳德尔中转机场,该机场与美国阿拉斯加隔白令海相望。除了出动20架图-160、图-95MC和图-22M3轰炸机,俄空军还将派出大约20架米格-31高空截击机、苏-27多功能战斗机、A-50空中预警机和伊尔-78空中加油机来协助、保障与掩护战略轰炸机,完成对莫斯科东南部梁赞州、西北部诺夫哥罗德州两个靶场预定目标的导弹打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其次,演习科目多,突出核打击。俄空军高层为参演部队制订了战略巡航、远程奔袭、空中加油、夜间飞行、反导突防等数10项演练科目。其中,10月12-13日,个别型号轰炸机机组成员要进行所有机载X-55核巡航导弹发射训练,将是此次演习的最重要科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印度开始量产阿卡什防空导弹 首批两套年底
    ·安保权威:“逢奥必扰”已成敌对势力潜规则
    ·B-2资料被盗?美又担心中国弄走F-16技术
    ·欧盟在布鲁塞尔举行峰会讨论施压 俄方准备
    ·梁光烈观看空军新型武器录象 肯定南京战区
    ·朝鲜哨兵射杀韩国游客续:两国陷入互相指责
    ·官兵立下军令状 武警北京总队奥运安保准备
    ·台军营附近黑帮泛滥 校门发申请引少年加入
    ·媒体揭秘奥运安保中国陆海空三军部署
    ·中国新一代航天测量船在海上完成设备精度鉴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