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歼10首次试飞仅10年,就已经批量装备部队,并且已经发展出衍生型号 tujian.org
人民日报记者 冯春梅 新华社记者 樊永强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在30年间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从编制体制的精干高效到训练手段的基地化、模拟化、网络化,从人才队伍建设的革命化、年轻化到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工程,从后勤保障迈向社会化到武器装备设计的高起点……肩负着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重任的人民军队,不断适应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全面推进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应对危机、维护和平,遏制战争、打赢战争的能力显著提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军队规模越来越小,战斗力越来越强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支军队规模越来越小,战斗力却越来越强了。”曾多次到中国军营参观采访的一名外国记者得出这样的结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30年前,人们曾用“臃肿”来形容当时军队的状况。历经多次裁军,今天的人民军队已经发展成为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机构精干、指挥灵便、战斗力强的精锐之师。 tujian.org
每一次“精兵简编”都瞄准“合成、高效”。30年来,我军规模一减再减,军队员额从600多万降低到目前的230万,在大裁军的舞台上,一批旧的兵种消失,一批新的兵种和专业成长起来。 tujian.org
和平年代,军事训练成为部队战斗力生成的基本途径。从上世纪70年代的“三打三防”训练到80年代的合同战役战术训练,从90年代以打赢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为目标的训练到新世纪新阶段以打赢信息化战争为目标的训练——时代的发展推动着人民军队军事训练不断实现历史性跨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进入新世纪,发生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两场局部战争,初露信息化战争的端倪。远在异国他乡的战火引起了全军将士的反思——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高新技术,正深刻改变着战斗力要素的内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紧随国家信息化建设步伐,尚处在机械化半机械化阶段的人民军队,开始了向建设信息化军队的转型。随着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的逐步展开和大力推进,我军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步伐不断加快,指挥手段逐步向信息化发展,武器装备信息化含量不断提升,基地化、模拟化、网络化逐步成为军事训练的重要途径。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数字化战争实验室中运筹帷幄,旷野演兵场上战车驰骋,万里长空“雄鹰”展翅,大海深处“蓝鲸”纵横……通过一场场近似实战的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和演练,人民解放军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稳步提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