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峥说,烦他,从小到大,寸步不离,跟屁虫一样甩不掉;王嵘说,讨厌他,总在我身边转呀转的,感觉四面都是镜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王峥说,像就像吧,偏偏我干什么他干什么;王嵘说,像就像吧,偏偏我想什么他想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王峥说,身后的影子;王嵘说,肚里的蛔虫。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教师节前夕,当笔者在空军某飞行学院三团见到这对年轻的孪生飞行教员时,兄弟二人正在延续他们那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战争”从二十几年前抢奶瓶的时就开始了。王峥是兄,早出生3分钟。除了这个无可争论的事实,王嵘在任何方面都对王峥不服。小学、中学、大学,二人始终捆在一个战车上,却一直没有放弃比拼,结果总是一同播种希望,同时收获成功,兄弟间鲜有胜负,却把其他同伴们比了下去。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2年,他们携手参加招飞,双双以过硬的素质和超出录取分数线40多分的成绩,被空军某飞行预校录取。军校第一年,又同时有两张“优秀学员”喜报飞进家门。从预校到飞初教机,再到飞高教机,一批批战友被残酷淘汰出飞行员队伍,兄弟俩互相较劲,又互相帮助互相鼓励,2006年,双双以优异成绩毕业留校任教,在蓝天上写下传奇一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刚刚走上蓝天讲台时,初为人师的压力让兄弟俩无暇向对方“开火”。比如王峥第一次想把自己烂熟于胸的飞行技巧教给学员时,却怎么表达也说不明白,最后连自己也糊涂了;王嵘也发现自己如果飞行中一边讲解一边做动作就会分心,动作质量大打折扣。他们都清楚,自己离一名优秀飞行教员还有很大差距。兄弟俩都在想,不能落后于对方。一轮暗自叫劲的“冷战”开始了。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王峥第一时间找来《航空理论》、《飞行教学法》、《心理学》等一大摞书籍,一有空闲便扎进书堆里;王嵘也不甘落后,飞行间隙总是缠着老教员,既请教飞行知识,更学习教学方法。哥俩还有一个共同的习惯—坚持记心得体会。无论飞行任务有多重,哪怕夜航飞到凌晨两三点,回到宿舍也要先记好心得体会才上床。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3个月过去了,王峥的眉头渐渐舒展,王嵘的脸色也开始“多云转晴”。王峥在讲解地面准备工作时从“发动机数据”讲到“特情处理”,滔滔不绝,分毫不差;王嵘一边做飞行动作一边讲解要领时,再也不会影响动作质量。王峥说这是“进入了角色”,王嵘则认为是“找到了感觉”。每当兄弟俩双双踏入机场,戴上头盔,那被蓝天洗礼过的面庞上闪动着坚毅的色彩,成为最亮丽的风景。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闲暇的时候,优美的手风琴韵律就开始在王峥的指间流淌;王嵘那把吉他的音符也在弦上欢快跳跃。美妙的音乐声中,“战火”也会很快重燃。据兄弟俩的战友讲,按爆发原因,可以将“战争”的性质划分为两大类—围绕一杆两舵展开“同志战争”和围绕生活细节展开的“手足战争”,其中“同志战争”占了绝大比例。 tujian.org
|